四、历史老师居然不懂文言文
尤为可笑的是袁腾飞还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糟糕的文言文功底,在讲到岳飞冤狱的时候,御史中丞何铸为岳飞据理力争,说了一句:“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辜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袁腾飞竟然能把这句话理解成文官何铸其实并不是很看得起武夫岳飞,以此来附会宋朝重文轻武的成论,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而讲到采石矶之战,虞允文为了鼓励武将时俊,说了一句:“汝胆略闻四方,立阵后则儿女子尔。”这句话的意思是时俊的胆略非常有名,但如果这次站在兵阵后方而不冲锋在前的话,我就把你看做妇女儿童!袁腾飞居然,居然又用他那张笑脸笑嘻嘻的说:“虞允文向时俊承诺:‘这仗要是打赢了,你就是我儿子。’咦!你是我儿子,这不骂人的话吗?怎么还能拿来做鼓励呢?因为宋朝的武将地位特别低,虽然虞允文也就是个中书舍人,品级不高,但好歹是个文官,他愿意收时俊这个武将做儿子,是一种荣幸。”听到这儿,我可以想象他的高中语文老师一定在电视机前冒冷汗,教出这样的学生来,一旦追究责任,绝对是严重教学事故。
类似的错误还不少,我还是那句话,作为一位历史老师,不懂文言文本身就堪称奇闻,他还敢那么得意洋洋、嬉皮笑脸,我想该追究的就不仅仅是语文这一科的老师了。
五、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说袁腾飞你是个什么玩意儿?
不可否认,我这么说很不礼貌,但是,袁Sir,您生气了么?如果您没有生气,那我简直佩服你,前面的话全当没说;如果生气了,那就麻烦您自己好好想想,我这么说你很不礼貌,那你喷出来的这句“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对历史有没有一丁点儿礼貌?!您这位靠历史吃饭的历史老师,历史啊,是这传承着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几千年文明血脉的历史啊!
我在书店随手翻了翻《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本大作,一翻就翻到宋夏战争,袁腾飞又说了:西夏国力不强,但宋朝就是打不赢,三川口,宋军十万人,全军覆没。好水川,又是十万大军,又全军覆没。西夏这点事儿不需要查什么《会编》、《稡编》之类的生僻史料,就《宋史》和《西夏书事》上就说得很清楚,再不行您先用百度搜索一下也好啊。这两场战役都是典型的游击地利战,西夏集结十余万大军包抄宋军落单的万人部队,到他这儿居然能反过来说。
真的连百度一下都舍不得吗?历史在你心中就这么没有地位?确实不是个什么玩意儿。
六、败坏了通俗历史的名声
通俗历史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一个新派别,是文化大繁荣的必然产物,是普及历史文化的主力,其中尤以当年明月、梅毅等民间作家最为优秀。
但民间史学毕竟不是科班研究,也有一些弱点,最主要的就是史料考证不够专业,但人们对它的赞赏不在于史料,而在于这种积极参与的姿态以及大众普及的路径,所以通俗历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在袁腾飞的出现对通俗历史界的恶劣影响也很严重,通俗归通俗,观众也能容忍少量的错误,但像袁腾飞这种赤裸裸的胡说八道将彻底葬送这个行业的信誉,一旦袁腾飞确立了通俗历史作家形象代表的地位,会使观众认为这群人都是像袁腾飞这样的忽悠王子,其影响之深远,势难估量。
七、对现代精神文明的恶劣影响
最后,我得说一说,袁腾飞现象对现代社会尤其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恶劣影响。
诚然,任何人解读历史都难免会带有自己的观念,甚至是有色眼镜,还有些人趁机挟带私货。但袁腾飞和其他人都不同,别人是挟带,他完全是将历史踩在脚下,肆无忌惮的用唾沫浸湿那一卷卷散发着书香气息的史册,用看似诙谐,实则流氓的语调肆意解构一个个历史人物。这种对历史的极度不尊重,这种将自己对历史的肤浅理解毫不知耻、反以为荣的历史老师,他教出来的学生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模式?我简直不敢想象。
更可怕的是,袁腾飞传播一些极其低俗的道德观念,比如在谈到岳飞廉洁、张俊贪财的问题时,大肆宣扬高官贪财则皇帝不疑的观点,甚至胡说岳飞不贪财,所以皇帝怕他,要杀他;张俊贪财,皇帝就宁可给他点钱财,但就不怕他造反之流的谬论。袁腾飞还大肆宣扬宋朝皇帝就怕武将造反,不怕文官贪污,甚至大言不惭的说:“只要你不造反,随便贪”之类的话。我不禁想起前段时间媒体采访一位小学生,该小学生直言长大了的理想是当贪官,在中央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社会风气和道德底线却持续下降,这种现象难道不正是袁腾飞老师这样的错误教学方式误导产生的吗?不仅仅是袁腾飞,前段时间的语文老师范跑跑也敢于公开宣称诸多错误的价值取向,这是这一类30多岁、自以为很有思想、认识了事物本质的“人民教师”引导着广大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学生将社会道德底线步步后推,严重威胁国民道德体系和意识形态安全。这其实不是一个小问题,只不过是在袁腾飞等教师的嬉皮笑脸中毫无声息的渗入了下一代纯洁的心灵。
长期以来,历史文化的研究并不普及,寻常百姓很难接触到正规史料,只能听专家学者的一面之词,专家的话语往往能在社会上形成舆论导向。近年来,文化事业高度发展,群众也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极大兴趣,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直接阅读史料。历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特权,而是可以全民共享的精神盛筵。许多专家教授低下身来,普及知识,比如易中天、于丹;许多民间的草根拿起笔来,写史著书,比如当年明月、赫连勃勃大王。但是袁腾飞到底算哪一种呢?很显然,他不是易中天那样的专家,但他更不具备当年明月那样写史的精神,那……那他到底是什么?我还真回答不上来。
宋朝,是我最喜欢的朝代之一,它的文治武功足以让后人自豪,他创造的现代社会和国家组织架构更是福萌后世,但是现代人对本国历史上这个伟大的朝代却多有误会,尤其是一句“文弱”误导了大众许多年,什么重文轻武、宋高宗卖国求和之类的错误说法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如果是一个真正读过史料的人就应该清楚这些都是错误的说法,懂史的人应该站出来向大众澄清,而决不是像袁腾飞那样大嘴一张,用一种卑微的思维方式、流氓的语调来附和这些谬论,将流毒更深层次的注入到大众的脑中。
我不是一个宋史专家,甚至没有历史学科班背景,最多算是一名历史爱好者,而袁老师好歹是一名取得执业资格的历史教师,但这并不能阻止我对他的强烈批评。我写《铁血强宋》,很多观点和他针锋相对,比如宋朝是否压制了武将,宋军是否经常打败仗,杀害岳飞的真凶到底是秦桧还是宋高宗。这些问题也是我认为当下流毒甚广的谣言,有必要向大众澄清。当然,他也有权说我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我这本书里每一句话都是有史料出处的,如果不同的史料本身有抵触,我也做了说明,谦虚的进行探讨,而决不是像他那样嬉皮笑脸的胡乱解读。
袁腾飞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但我认为这是不好的现象,非常不利于正在蓬勃兴起的历史文化大繁荣,甚至容易将这场繁荣引向歧途,更不利于塑造健康的民族性格和国民心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袁腾飞现象的错误并引以为戒,才能做到上无愧于先人,下裨益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