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他们 精华 推荐

此文的标题太不显眼了。本版是老熟人了,所以能一眼就看出文章的价值。不过,建议发在其它地方时,换一个惊心动魄一点的标题,比如说《一个女人和N个男人一起吼:恨你恨到骨头里》之类。另,薇薇这几篇文章的主题一直是“仇恨”,而这与现代人的生活差距太大,读者很难引发共鸣。建议下一次写些人们喜闻乐见的话 ..
“仇恨”与“复仇”是个常见的小说主题。很多人读过《林海雪原》这本在七十年代极为流行的小说。这本小说一开篇就描写土匪屠杀百姓,描写的十分恐怖,读者自然而然地对土匪就产生了深仇大恨。之后就是描写解放军小分队剿匪复仇。
与“仇恨”-“复仇”相对应的是“忏悔”-“饶恕”。我发现,在武侠小说中“仇恨”-“复仇”很多,“忏悔”-“饶恕”很少。似乎在中国文化里,甚至在东亚文化里,“忏悔”-“饶恕”不是主流。联系现实,日本没有认真忏悔二战中犯下的罪行,亚洲国家也没有真正饶恕日本犯下的战争罪行。在欧洲,德国能真正忏悔,受害国也能饶恕德国。

“仇恨”-“复仇”是人类社会两大毒。《圣经》“创世纪”记载,亚当、夏娃堕落后不久就发生了该隐谋杀弟弟亚伯的案件。上帝惩罚了该隐,但禁止人类无限报复(“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然而该隐的后代拉麦却说出了这样一句恶狠狠的话:“壮年人伤我,我必杀他;青年人损我,我必害他;人若杀该隐,要遭报七倍;人若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
针对这两大毒,耶稣教导“忏悔”-“饶恕”。“天国近了,你们应当忏悔”;“如果你们饶恕别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上帝)也必饶恕你们。如果你们不饶恕别人,你们的父(上帝)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