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虽然没有同意,但伊朗的老对手伊拉克这边却态度鲜明。比如,伊拉克石油部长上个月就说,伊拉克今年将把对中国的原油供应量增加一倍多,达到日均30万桶以上,约为中国已经与沙特达成的进口合同的30%。伊拉克的表态虽然一时满足不了中国的胃口,但总是一种姿态:请你支持制裁伊朗,让它放弃核武器计划。谁都清楚,伊拉克的主动示好的态度后面少不了美国的外交运作。中国领了这个情,日后必定是要还的。
第三,在是否支持制裁伊朗问题上中国还得仔细考虑另一种得失。
那就是很可能会失去伊朗这个中东地区的传统老朋友。其弊端和损失倘用实用主义的原则来衡量则更显得更加放大些。(因为实用主义讲究的国际关系大多是建立在利己主义的立场上的)。另外我还想请读者记住,在20年前中国因那场政治风波被联合国实施经济制裁时,中国的外汇储备罐子里几乎都要空了:1990年,10多亿人口的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只有300亿美元不到,而外汇储备更只有区区的80亿美元了,人均八个美元不到!那时的伊朗虽然自己也很孤立,但却无视国际上对中国的制裁,坚定地与中国站在一起。
中国通过在伊朗承接众多的以硬通货支付的工程项目而获得了不少宝贵的外汇和石油。但是,历史告诉人们,朋友一旦翻脸往往比陌生的敌人要危险得多。中国不能不忌惮支持制裁后伊朗可能采取的报复性措施。这些报复性措施可能包括驱逐中国企业(这里,其他普通企业倒也罢了,中石油一旦被逐,损失可就大了)以及掺和到中国新疆的东突问题中去等。
对于中国而言,这后一个可能性将是十分棘手的。因为与时下暗中同情东突但自己却属于半拉子突厥后裔的土耳其人相比,伊朗人,也即波斯人与突厥人的历史渊源更深。1300年前,唐帝国数次纵深击败突厥,东突厥人归附,西突厥人往西远遁,与波斯人多有战争,最后大多融入了当时的萨珊波斯王国之中。可以说,现在的波斯人身上流淌着不少突厥人的血液。后阿拉伯人灭亡了萨珊王朝,后者还曾向唐朝求过援,但未得到支持。再后来到十一世纪时,西突厥一部叫塞尔柱突厥人(Seljukian)又强大起来,将占领伊朗的阿拉伯人赶走,并以伊朗为基础建立了强大的塞尔柱帝国。该国的版图到11世纪末达到顶峰,东起中亚并与中国接壤,西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南达阿拉伯海,北至基辅俄罗斯边境。现在的土耳其不过是当时这个突厥帝国的一块新拓的疆土而已。只是到塞尔柱帝国瓦解后,奥斯曼帝国才得以兴起,但已与突厥人隔了一层了。现在中亚地区的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都以波斯语为官方语言,中国的塔吉克族也说波斯语。当然,这只是一种历史渊源分析。不过,中国本来没想也没有必要去激怒伊朗。
安理会决议对世界各国均会产生较大约束力,所以中国肯定不会同意那些可能会造成中国利益严重受损的制裁提案。比如,贸易禁运或封锁、扩大现有旅行限制、冻结官方资产以及其它可对伊朗经济起到釜底抽薪作用的制裁措施等。为此,美国等国家在提出其制裁伊朗的提案时,必须考虑中国的利益,不能罔顾中国的感受而硬要提出中国难以接受的制裁条款。这样只能逼迫中国行使否决权。所以,制裁方案可以选择一些可对伊朗保守强硬势力及其经济组织产生震慑力却又不对其整体经济产生毁灭性打击的制裁措施。比如采用黑名单制,将伊朗中央银行以及所有与伊朗革命卫队有关联的企业列入黑名单予以有区别的制裁等。据报道,美、英、法、德四国正在草拟相关方案,不日将会与安理会其他国家见面磋商。可是话说回来,这样的有限制裁真的有用吗?如果不起作用,今后会升级吗?
但不管如何,只要制裁,中国在伊朗的利益就肯定受损,无非是损失大或小的问题。而且我认为,这次制裁一经启动,就绝不会再像前几次那样有始无终了,很可能国际上制裁的程度还会逐步升级。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对这次制裁进行定损的未知数实在太多,谁也无法预知,谁也无法控制。对此,我想中国政府这次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暂时丢弃实用主义的外交原则,做好极其充分的思想准备去承受是次制裁可能发生的任何结果。毕竟我们知道,伊朗这样的国家怎么闹都可以,但就是不能拥有核武器。因为其一旦拥有了核武器,那必然意味着战争,招致天下大乱,而这不仅将会给中国在这个将来可以供给自己所需能源绝大多数的地区的长远利益造成难以预料的毁灭性灾难,也必然使得近年来到手的那些石油及天然气项目很快地无疾而终,变得一钱不值。
本文结束时,我想引用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先生在3月2日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问中国对制裁伊朗持何态度时所说的一段话。这段话是这样说的:"我们坚决主张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同时我们也主张维护中东地区、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本着这样的出发点,我们主张并呼吁通过外交手段,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我们认为现在外交努力仍然有空间,有关各方应加大外交努力,维持并推动对话谈判进程,从而找到伊朗核问题妥善解决的办法。中方愿意和有关各方继续保持沟通与协调。"
从这段精心准备的充满了不偏不颇外交辞令的话语中你听出什么了吗?应该承认:虽然很正确,但是什么也没有。除了一如既往地表示要继续推崇使用所谓外交手段以图妥善解决伊朗的核问题外,既没有制裁,也没有支持制裁,更没有否决制裁,那结果究竟会是什么?难道是弃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