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探索人类“阅读”能力:是天生还是后天进化

研究发现,字母T的形状对猴子来说也尤为重要。当一只猴子在文字里辨认出了字母T的形状后,猴子很可能会认为这种形状是指某种物体——猴子甚至还有可能会抓取并吃下这种物体。猴子大脑中有片特别的区域负责辨认形状。而人脑中也有相似的区域负责处理字母。代哈尔尼在书中给出了一个精彩的描述,他认为人类大脑中的这些区域在阅读时被“重新回收”了。他在书中写道:“人类文字中字母的形状很大部分不是人类发明的。这些区域在我们的大脑中一直休眠了几百万年。直到人类发明了写和字母,人脑中的这些区域才被重新发现。”

我们的大脑经过进化,已经能精妙的适应阅读。然而,这一论断看起来却与第二种天赋相矛盾——即所谓的刻写在石头上的天赋相矛盾。代哈尔尼对乔姆斯基认为阅读实际上是一种受限制活动的观点也表示支持。进一步说,乔姆斯基认为,“人类能掌握新的文化发明,但这些文化发明必须要和人类大脑的结构相适应。” 尽管如此,乔姆斯基却并不是十分肯定自己的这个观点正确与否。比如,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已经进化到能处理相对称的字母,例如字母对p和q, b 和d,灵长类动物会认为这样的字母对是一样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小孩还有诵读困难者在区别这些相似的字母上会遇到极大的困难,解释了人类非凡的“镜像阅读”和“镜像书写”能力。许多小孩会自发的反向阅读和书写单个字母,甚至是整段文章。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