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与“死神”擦肩而过:空警200试飞时曾多次遇险

和“死神”的再次拥抱

2009年4月10日,是试飞院成立50周年院庆前的一个飞行日。当天的试飞,对于联合试飞机组所有成员来说,都将是终身难忘的。因为,今天的试飞,他们与死神“接吻”了!

试飞中,当飞机以接近抬前轮速度的速度在跑道上滑跑时,飞机的8个主轮突然同时被“抱死”(轮胎转不动)。飞机巨大的重量加上时速几百千米的速度,瞬间,机下浓烟滚滚。面对突发险情,试飞员们没有惊慌失措,但是,他们现在必须做出攸关生死的抉择。如果中断起飞,由于速度过大,飞机必然会冲出跑道。这时如果将飞机拉起,只有3台发动机工作(该试飞要关闭一台发动机),加之速度不够,将可能会导致飞机拉不起来;就是拉起来,飞机也会因为舵面效应不足,离陆后状态难以控制。

此时,机场上的人都清楚地看到了拖着浓烟的飞机,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时间仿佛一下子凝固了。现在,没有人能帮助试飞员,没有人能拯救飞机,生与死、成与败,全掌握在试飞员自己的手里。

不拉起飞机,飞机一定会冲出跑道,如果拉起,飞机还有一线生机,“拉起!”试飞员们下定了决心。试飞员们当下最希望的就是飞机能够增速,他们推动油门,但此时飞机增速非常困难,因为地面与飞机轮胎的摩擦力实在是太大了。

飞机硬是拖着轮胎在跑道上蹭出130多米远,并在跑道上留下了几道深深的黑印。突然,试飞员们听见飞机腹部传来“嘭”的一声闷响,是轮胎爆了!没有时间了,拉起……

此刻,试飞员尝试着抬起前轮,飞机艰难地抬起了机头,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了一点,使飞机的速度略微增加了一点,试飞员果断将飞机拉起。然而,飞机的速度毕竟不够,导致升力不足,身躯庞大的飞机又落在了地面,两个后机轮“蹾”在了跑道上。试飞员们还是保持着拉起动作,由于飞机与地面的摩擦力进一步减少,飞机再次离地,但随即后机轮又“蹾”在跑道上,就这样一上一下,飞机在跑道上来了个“6级跳”,颠了6次才终于顽强地在跑道尽头处爬上了天空。跑道上,留下了6个深深的痕迹,这是与死神“接吻”的记号!

飞机由于只有3台发动机工作,加之舵面效应不足,虽然冲入了天空,但操纵起来仍非常困难。起飞后,飞机又产生了大坡度,向右偏去。面对险象环生的情况,试飞员机组齐心协力,终于稳定住飞机。随着高度的增加,飞机的状态越来越稳定了。飞机从刹车抱死到离开地面,一共才10秒时间,然而,机组成员感觉这是人生中最长的10秒。任何一秒、任何一个失误、任何的恐慌,都会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他们的飞行服早已被汗水湿透了。

飞机一离地,机组立即起动4发,准备着陆。此时,塔台由刚才的凝固一下子像是被“引爆了”,大家迅速分头行动起来,为飞机着陆创造最佳条件。地面指挥员大声通知空中和地面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并要求飞机低空通场两圈,让地面观察飞机的状态,特别是轮胎的情况。第一次通场,飞机的高度为100米,但地面没有看清楚。第二次通场,试飞员们下了狠心,飞机离地面的高度只有11米。地面终于看清了,通过无线电告诉试飞员,左侧机轮爆胎。这种险情,在中国飞行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飞机对准了跑道,准备降落了……地面上,消防车、急救车等应急车辆已准备到位。

飞机以轻柔的姿态,如蜻蜓点水般滑向跑道。不愧是一个老道的机组,由于左侧轮胎爆胎,他们以右侧机轮先着地,并保持飞机2度的倾斜。飞机上,两名驾驶员齐心协力,共同保持住飞机姿态,领航员报速度,空中机械师报发动机状态,配合得相当默契。当飞机稳定后,他们才将飞机的左轮轻轻地放下,飞机“软着陆”成功,飞机安全了,他们拼回来了!当时,正在试飞现场的试飞院副院长葛和平和副院长郭平凡迅速赶到了飞机旁边,当机组走下飞机时,大家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此时,大家已没有更多的话语,就这么紧紧地握着,好像一松开就会失去一样,大家的眼中全都含满了泪水。

经过各方的紧急分析排查,问题很快得以有效解决。不久后,机组又驾空警200飞机驰骋蓝天,继续执行试飞任务。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