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永恒不变的两个规律“天地”、“四季”,可以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科技、艺术、历史、天文、地理、数学、器制、旅游、衣食、婚嫁、祭祀等都包括进去。再让孔子、孟喜、京房、郑玄、荀爽、虞翻、王弼、韩康、孔颖达、陈抟、邵雍、张载、周敦颐、程颐、朱熹这些聪明人,用“易理”、“象数”加以规范,《易经》成为一部贯穿哲理红线而集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怎么从《易经》中寻觅智慧的钥匙,吸取知识的力量?以我为例,我上大学的时候读《易经》,并不是从头读到尾的,而是遇到了具体的事,先算卦,算出哪卦读哪卦,只觉得好玩,很快就熟悉了《易经》的基本常识,并对《易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也不觉得枯燥了。 这样,又一个问题出现了,首先要学会打卦。大家会觉得打卦很难。其实一点也不难。书上都写好了,按着书上写的来就行了。最难的是解卦。反正六十四卦就是那样记载下来的,打卦方法从古至今也是这样的。算卦准确与否,不在过程,而在结果。解卦需要天赋。就像我刚才提到的“梅花易数”,哪有什么口诀,纯属邵康节的天赋,像现在的刘谦。也算是一种奇特功能。 也就是说,想看明白《易经》,就先学会打卦。打卦的方法有好多种,最接近《易经》本质的,肯定蓍草占卦法。 书上说,有种巨龟喜欢栖息于蓍草之阴,古人就是用蓍草和大龟壳配合起来占卜,能变化万千,最为灵验,而龟生千岁才能长到一尺二寸,蓍草每百年才能生长出百茎,“蓍生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因此,这样的蓍和龟都极为难得,所以《易"系辞上》说:“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凶吉,成天下之亹亹(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