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炮兵:榴弹炮与坦克的较量美军在1988年进行的测试表明,传统榴弹炮在对抗坦克方面所发挥的威力被严重低估了,只要用法得当,老式弹药的杀伤力一样非常高。
美国炮兵联合会(U.S. Field ArtilleryAssociation)一份有关炮兵 ..

榴弹在目标点附近命中,点引爆引信的高爆弹撕断了这辆坦克的履带。很可能是坦克还处于蔽体时造成的损害
此外,在第三次试验中,50%的步兵战车(IFV)和坦克遭到破坏,使其无法移动或开火,达到迫使其脱离战斗的效果。高爆弹爆炸产生的烟尘将会降低步兵战车和坦克车组人员远距离攻击目标的准确度和打击能力。
根据第二次测试所提供的数据,模型的预测虽然已经算比较接近实际损害结果,但还是比实际效果要低。所以,第三次测试表明,一支炮兵部队使用标准高爆碎片榴弹的火炮攻击,对于坦克和装甲车的杀伤力比美国曾预测的数据要大的多很多。
炮兵必须需要清楚这一点,即用来用做演练的对抗型模型的数据库是未必有多准确无误的,许多模型数据甚至多年都没有经过升级,数据库不可能完全真实的反映炮火的全部杀伤力。

触发引信的高爆弹在目标附近的打击效果——炮火损伤效果实验证实了苏联炮兵报告的比美军更为有效
炮火损害效果的试验清楚地表明,对抗型模型一直没有准确描绘炮火攻击对于装甲目标的损害效果。炮弹不论是直接命中目标还是在目标点附近爆炸,都会对装甲车和坦克造成重大损害。试验结果证实了苏联人发表的关于火炮的杀伤力报告,现在相比更为有效。
即使使用的是一个更新了的数据库,对抗型模型做出的预测也往往比较保守。该模型并不能够呈现炮火产生的全部损害效果,如烟雾、粉尘、对武器视界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影响。炮火损害效果的实弹射击试验证明,高爆碎片炮弹对最为现代化的美国和苏联的装甲目标及其系统的损害非常有效。
炮兵杀伤力的误区
新的试验结果证实,过去数十年来对抗模拟/模型数据库并不能准确地描绘了出野战炮兵的攻击效果,这导致了军内外认识野战炮兵存在着几个误区。新的炮火损害效果试验结果斧正了以下五个业界普遍存在的误区:

一枚155毫米炮弹在该坦克30米范围内爆炸,对坦克造成重大损害误区1:炮弹需要直接击中装甲车辆才能将其破坏或摧毁。
事实并非如此;155毫米的炮弹能在30米的范围内能产生巨大爆炸杀伤力。使用定时引信或两用改良常规弹药(DPICM)在空中爆炸可以有效损伤装甲目标的通讯设备、观测镜、视觉模块和装备在车外的任何东西。空爆对软目标,如多管火箭炮(MRL),其效果尤其有效。

在试验中,两用改良常规弹药摧毁了多管火箭发射车(MRL)。多管火箭发射车在被毁之前未装备火箭弹;损害全部由两用改良常规弹药造成。高光的弹孔布满了车辆全身。

一枚带有触发引信的高爆弹在坦克附近爆炸,对坦克造成巨大损害
误区2:需要50发炮弹才能摧毁或破坏一辆坦克。
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只需要一枚炮弹。如果一个炮兵营(约54门榴弹炮)准备对一个装甲编队进行一轮54枚炮弹的攻击,那么肯定可以摧毁或破坏一辆以上的坦克。
误区3:炮兵不能对付移动目标。
虽然比较困难,但是炮兵们是可以做到的。问题不在于炮弹的杀伤力,而是在于击中移动的目标所需的正确战术、技术和发射程序。炮兵部队必须学会如何转换思维,学会用可靠的技术、适当的战术、合适的弹药、正确的发射程序对付移动中的装甲目标。

一枚带有点触发引信的高爆弹直接命中坦克,将其摧毁。
误区4:现代装甲目标无法被炮弹击穿。
坦克是用于猎杀坦克的,而大部分装甲和附加装甲都是用于防护反坦克武器的直接射击的。定时引信或延迟引信的高爆弹及两用改良常规弹药依然能非常有效战胜现代装甲。毕竟坦克还不是战列舰。
误区5:装甲车辆只要一踩油门就能安全开过炮火覆盖区域。
是的,他们当然可以这样做。但是他们一踩油门,高速运动中的装甲车辆其可视能力将下降大约40%。即使是他们企图高速通过炮火覆盖区域,但极有可能等待他们的是,他们的坐骑将遭受机动性和火力方面的直接损害,当那位下达命令的指挥官真的发现后果如此严重,他就会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选择改变进攻的方向。不论怎么样,想一踩油门通过炮火覆盖区域的结果可能是延误战机并遭到对方装甲部队有效压制。
结论
炮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各方都誉为“战争之神”。之所以博得这样的美誉,是因为炮兵拥有大规模火力覆盖能力、迅速反应能力、精准打击能力;再加上人们普遍认为,火炮可以摧毁战场上的任何目标。是的,只到如今炮兵仍然拥有着同样的能力。
了解火炮的分支功能是每个炮兵的责任。本文的目的也不是让炮兵相信有关火炮对装甲损害效果的神话。本文的目的旨在提醒部队的指挥官们,不要依靠任何一种武器,要学会在战斗中最有效地使用各种火力。
【作者简介】:美国陆军退役上校乔治 A.德尔哈姆自1992年起曾任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福特希尔的深度模拟攻击战斗实验室(D&SA)的副主任,起初担任同样位于福特希尔的野战炮兵学院作战研究理事会苏联炮火损害效果研究项目(Soviet Artillery EffectsStudy)的负责人。他曾任特种兵支援武器系统陆军特别行动小组部门的执行官,负责研发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从陆军退役前,他曾任驻福特希尔的Ill特种炮兵部队第四野战炮兵第四旅的执行官,管理两门排炮。他毕业于堪萨斯州福特莱文沃斯的陆军指挥和参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