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对朝鲜的制裁、举行美韩联合军演是在维持东北亚地区的争端;举行14国联合军演、表示关注西沙、南沙“争端”,是在东南亚制造麻烦;阿富汗战争长期化、制裁伊朗、在吉尔吉斯保持军事基地是在中亚地区打入楔子,包括最近的“天安舰”事件,这些都属于“维持争端”。有争端,亚太国家就难抱团,也才需要岛国扮演最终的仲裁人。
而“两头下注”,就是既要与中国同舟共济,也要当印度战略伙伴;既参加六方会谈,也要强化日韩盟国关系;既要与俄罗斯重启战略合作,又要在波兰设反导基地和支持格鲁吉亚的反俄势力。对美国来说,防止出现控制欧亚大陆的国家和国家集团,是其最重要的地缘战略目标。
与英国的欧陆战略永远是充当“隔岸平衡手”一样,美国作为地处欧亚大陆边缘的岛国,其理想的局面就是欧亚大陆国家或国家联盟的普遍对抗和捉对厮杀:法国与德国,老欧洲与新欧洲,欧盟与俄罗斯,俄罗斯与中国,中国与印度……。
而在太平洋一侧,则希望中、日、韩保持对峙,东盟与中国存在争端。只有争端难以消弭,才可坐收渔翁之利。这里除了赤裸裸的美国国家利益,并无道义可言。
在布热津斯基眼里,中国是欧亚大陆上的“棋手国家”,与布热津斯基有师承关系的奥巴马已经给中国摆下了“隔岸平衡”的新棋局,而希拉里和盖茨就是这盘棋局上最先过河的车与炮。对此棋局,我们不能选择下或不下,只能选择如何布局和落子。
杨外长关于南海问题的发言是对希拉里的回应,这是据理力争;中国军队在黄海的演习,是以力相拒。都值得肯定。也算是两手对两手,其实还应该再加上贸易与金融的博弈。
然而,这还未脱离“刺激-反应”的传统模式,还不足以对付老辣的帝国谋略。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要看破“隔岸平衡战略”的要害,避免陷入与其他大陆国家和边缘国家“蚌鹬相争”的局面,让美国“渔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