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赵作海法院)又出奇闻

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赵作海法院)又出奇闻

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继赵作海案件之后,虽严明纪律、整顿作风,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最近又出一怪事,法院前后“说法”不一,大玩川剧“变脸”。
事情经过是:杨某出资建一楼,租给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约定每月租金16.8万元,市第三人民医院共需支付20年租金,此楼即归市第三人民医院。然而在楼建好后,双方经协商由租赁变成买卖,杨某提出评估,以评估价为准,市第三人民医院同意并答应在评估数额出来后,额外加评估总额10%给杨某作为补偿金,杨某同意,但前提是在评估前就让市第三人民医院先交付800万元给自己,双方就此签订了协议,市三院并如约支付了800万元现金。
然而在评估时,市三院认为应对楼的价值进行评估,而杨某认为应对二十年租金进行评估。市第三人民医院随起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当时法官认为,评估就是对楼的价值评估,其中10%的补偿金就足以说明之,否则就不会再有10%的补偿。所以,法院在双方人员不能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以法院名义委托评估机构,按市三院所诉求的方法进行了评估。经评估,现楼的市场价为8417594元。此案主审法官从接手此案到评估报告出炉曾多次表示“从协议内容看市第三人民医院肯定胜诉。”然而在评估报告做出后不久,该法官竟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前后判若两人,竟说应该对二十年租金进行评估,并直接驳回原告的起诉。
这么一来,市第三人民医院白白扔掉七万元诉讼费和八万元评估费,此外还要在支付过800万元购楼款后,再支付杨某20年的原租赁协议约定的租赁费。法院在判决中明确说“每月16.8万元,合计20年的租赁费应为4032万元,市第三人民医院只支付8417594元,差额巨大,因此驳回市三院的诉讼。”
如原协议不变市第三人民医院确需要支付20年租金共计4032万元,但现在是,经双方协商已经将原租赁协议变更为买卖协议,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支付过800万元购楼款后该楼房应归市第三人民医院所有,为何还要继续承担原协议约定的20年的租赁费呢?对如此简单之道理,法官竟混肴是非、颠倒黑白,不惜损失数千万国有资产,做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意见,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请您发表高见。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