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印度军事战略及中印双边军事战略

中印边境军事斗争的历史和现状

98年5月,印度在不到48小时的时间内连续进行了5次核试验,开创了1945年7月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诞生以来所没有的纪录,令世界震惊不已。印度为何有恃无恐,它的核弹主要是对准谁?对于这个问题,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写给八个国家的信件中讲得十分明白。他说,印度试验核武器是为了对付来自邻近大国的威胁。他讲的“邻近大国”无疑就是指的我国。

  早在1964年,即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时候,瓦杰帕伊在印度联邦院发言时就说过一句话:“回敬原子弹最好的东西的就是原子弹,别无他法。”瓦杰帕伊在1996年的13天执政期间,就向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和原子能局发出了准备进行原子弹试验的信号。那是在149个国家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之前。然而,就在核试验还有两天就要进行时,瓦杰帕伊政府就下台了。继任的高达的联合阵线政府,可能是害怕左派政党的反对,拒绝继续进行核试验。实质上,在发展核技术的道路上,印度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自1974年印度爆炸第一个核装置以来,近于国内外压力,没有再公开进行过类似的试验,但它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认为这是对无核国家的岐视,同时,一直在秘密进行核技术的开发。它现在的内政部长阿德瓦尼,早在1974年就说过,“近年来,只有两次可以看到人们如此兴高采烈。第一次是印度军队进驻达卡,解放孟加拉。第二次就是现在印度进入了核俱乐部。”可见,印度人对原子弹是非常感兴趣的。

  印度长期以来一直视我国为潜在对手。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兰德斯便迫不急待地宣称“中国是印度最大的敌人”,并污蔑我们在西藏部署了大量的核武器、武装缅甸军人政权等等。现在看来费尔兰德斯并非是在大放厥词,而是在为主要针对我国的核武器试验作舆论先行。

  印度为什么这样敌视我国?中印之间有些什么样的利害冲突?中印斗争的实质是什么?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对中印关系和中印边境军事斗争的历史和现状作一些回顾和思考。


  一、中印领土争端的由来

  中印边境争端是围绕我国大片领土归属问题展开的。从1914年西姆拉会议英国殖民当局炮制“麦克马洪线”算起,中印领土争端已经持续了84年。分析中印斗争的形势,首先应当概略地了解西藏情况和中印领土争端的由来。

  1、西藏概况

  西藏位于祖国西南,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二。与之交界的国家有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尼泊尔,边境线全长3850公里。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约4000米,生存条件差,突出的问题是高寒缺氧。 

  西藏地大物博,有几项突出的资源优势。一是牧业资源。全区宜牧*地有8亿亩,人均占有量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25倍;二是林业资源。拥有森林面积62000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0倍;三是水能资源。全区水能蕴藏量达2亿多千瓦,占全国蕴藏量的三分之一,超过美国水能总量的15%;四是矿产资源。现有资料证明,西藏矿种丰富,其中硼砂、锂矿等已知储量居全国之首。但是,西藏的重要资源除了宜牧*原以外,都集中在藏东南边境地区,其中大部分在印度非法占领区内。

  西藏总人口为219万,其中藏族211万,占96%。由于绝大多数藏族同胞笃信藏传佛教,因此,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西藏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从唐代起,西藏与内地的政治关系就已经确立起来。到13世纪中叶,西藏已正式成为中国版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后,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继而进行了民主改革,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项事业都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西藏社会发展主要存在两大基本问题。一是经济问题。西藏自给水平低,连年巨额赤字,严重依赖中央的财政补贴。从1952年至今,国家给西藏的财政补贴高达200多亿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西藏大部分重要经济资源都集中在印度非法侵占区内。因此,公正合理地解决中印领土争端,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西藏经济的振兴。二是安定问题。从内政方面看,西藏社会还存在民族分裂势力造成的严重不安定因素。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之所以能闹成一定的气候,从内部因素讲,是“文革”恶劣影响的后果;从外部因素讲,是印度和其它西方势力支持达赖集团进行“西藏独立运动”的结果。印度长期豢养达赖集团,就是企图威胁我西藏稳定,胁迫我们在领土问题上让步。邓小平同志在谈到西藏动乱问题时指出,“有人想把西藏拿过去,我看他没有这个本事”,这就深刻地点明了西藏动乱的实质。

  总之,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状况,是我们进行对印军事斗争的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制约条件。

  2、中印领土争端情况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17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600、450、650)。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地区。其中在西段,双方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我们手中。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现控制在印度手中。在东段,双方争议面积约90000平方公里,现全部控制在印度人手里。1987年2月20日,印度公然宣布在这一地区成立“阿鲁纳恰尔邦”。以上三段加在一起,我国领土成为中印争议区的总面积为125500平方公里,控制在我手中的仅占27%,被印度非法侵占的达73%。相当于一个浙江省或两个半台湾省,比英阿争夺的马岛大10倍。这样大面积的领土争端,是现代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非法侵占别国领土的最大案例。此外,受印度控制的不丹也强占我国领土约1170平方公里。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

  3、中印领土争端的由来

  中印领土争端具体讲就是“三条线”之争。

  一是传统习惯线。中印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由双方历来行政管辖所及而形成了受到两国人民尊重的传统习惯线。这条线,在东段大体上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界线而行;在中西段,大体沿着喜马拉雅山分水岭走向,即我国地图标示的国界。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定,这条客观上存在的传统习惯线,应当是中印定界的依据和基础。如果印度政府尊重事实,遵循国际法原则,中印边境的定界问题本来不难解决。

  二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1913年11月,在英国的策划下,英属印度当局在印度北部的西姆拉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英国政府代表亨利.麦克马洪在会议期间,私字同中国西藏地方当局代表于1914年3月24日,就中印边界问题在德里炮制了一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把中印边境东段历来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给了印度。这一地区居民全都是藏族或者和藏族有密切血缘关系的民族,从人种、文化、宗教和生活习俗上看,同西藏社会密不可分,而与印度民族毫无共同之处。历届中国政府都未承认过这条线,因此,它是非法的、无效的。英帝国主义也作贼心虚,秘密换文后一直不敢公布于众,也不敢改变地图的历来划法,印度官方地图直到1937年才以“麦线”显示所谓的“边界”,但仍注明“边界未经标定”。在印度独立之前和独立之初,中印边境按传统习惯线控制的格局从来没有打破。然而,印度独立以后,其扩张野心就渐渐滋生起来了。它公然宣称:喜马拉雅山脉顶部形成的分水岭就是中印之间的天然边界;这条线已经得到1914年西姆拉条约和英国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换文的确认;该线以南地区历来受印度管辖,与西藏无关。在这样的霸权思想指导下,印度把它在东段的实际控制范围从传统习惯线逐步向北推进到“麦线”附近。1951年,印军越过色拉侵占达旺,强迫我西藏地方政府撤出。到1953年印度全部控制了东段地区9万平方公里的我国领土。1954年,印度又在这里设立了所谓“东北边境特区”。为了公正解决领土争端,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亲赴新德里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谋求和平解决争端的办法,但印度拒绝了中国提出的一切合理建议。1962年,印度又挑起大规模边境武斗冲突,遭到我严惩。1987年,印度正式在这里成立了“邦”。

  三是双方实际控制线。50年代,印度利用我国的暂时困难之机大举北进,于1959年在东段抵达其单方面主张的“麦线”;在西段,不断越过传统习惯线建立入侵据点,并制造流血事件。为确保边境安宁,周恩来总理于1959年11月7日致信印度总理尼赫鲁,建议双方武装部队沿东边的所谓麦克马洪线和西边的的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1962年1月15日,周总理在就中印边界问题致亚非国家领导人的信中,将这条线正式称之为“1959年11月7日实际控制线”。这条实际控制线在东段与非法的“麦线”基本一致,在西段与传统习惯线基本吻合。但是,印军无视这条线,他们扩张到哪里,就把哪里说成是实际控制线。1959年后,印军越过实际控制线继续向前推进,并在西段建立入侵据点43处。印度的这种行径,理所当然地遭到我方的抵制,从而形成了实际控制线上的斗争。

  旧中国历届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虽然都历来坚决拒绝“麦线”,都谴责英国和印度对西藏的侵略,但都无力加以制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出于和平解决争端的良好愿望,对印度的扩张行为作了苦口婆心的劝导和最大程度的忍让。但印度却把我们的忍让视为软弱可欺,一意孤行。并在中印边境全线推行所谓的“前进”政策,终于触发了1962年的边境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我军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忍不拔,浴血奋战,以4个师14个团共43000人的兵力,在山南和察隅两个方向上以及西段,对入侵印军3个师13个旅约5万人发起快速反击。我军以伤亡仅千人和无一被俘的较小的代价,取得了全歼印军3个旅,部分歼灭5个旅,毙敌4100多人,俘敌3900余人的重大战果,打出了一场高水平的边境局部战争。印军在吃了大亏,老实了许多年之后,于1986年又开始越线向北拱,蚕食我国领土,再一次造成了中印边境的紧张局势。1987年4月,我军遵照军委、总部的指示,与印军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旺东、克节朗、朗久等关键地区,采取以进对进的手段,设立边防点,与印军据点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态势,有效地配合了外交斗争,遏制了印军的蚕食行动。同时,也是由于我们的克制,才避免了一场武装冲突。

  从上述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印边境争端的焦点,是我国大片领土的归属问题。具体形象地说,就是三条线之争。一是我国政府主张的中印传统习惯线与印度坚持的非法的“麦线”之争,这个斗争决定9万平方公里应当属于谁,中印争端的是非曲直主要原因集中在这两条线的斗争上。二是实际控制线之争,这条线的斗争,又直接关系到中印边境的现状和稳定问题。1987年以来,中印之间围绕边界问题进行了10轮政府级谈判,对缓和边境的武装对峙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第10轮谈判后,双方在旺东地区各自后撤了两个点,对峙的强度有所减轻,但对于解决领土争端问题而言,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目前,我在中印边境的控制状况,总体上讲是十分薄弱的,在许多点上,我军都处在印军的瞰制之下。在一些关键地段上,双方对峙仍然是十分尖锐的。


  二、对中印关系的回顾与剖析

  中印争端,是第三世界两个最大国家间战略利益的根本冲突。中印之争,不仅是维护我国9万平方公里领土主权,而且关系到我国的统一和西藏的稳定。

  1、所谓“西藏问题”是帝国主义入侵的结果

  西藏地方自13世纪以来就属于中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地方政府一直隶属于中国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在帝国主义势力侵入西藏以前,它同其他各民族地区的政府一道,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国家领土的完整。数百年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否认过西藏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西藏的宗教各派虽然各自与贵族结合相互争雄,在地方上有时这一派掌权,有时那一派掌权,但都要遵奉中国大皇帝的权力,并取得了他的封赐后才有合法的地位。所以,从13世纪直到19世纪后期的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西藏问题”。西藏地方内部曾经发生过各种各样的纠纷甚至冲突,但都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均由中国中央政府自己解决。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殖民主义在吞并全印度后,不断扩张其势力,向喜玛拉雅山区进攻,企图分割中国侵占西藏,于是才有了所谓的西藏问题。1774年,东印度公司派人进入西藏了解情况,确定了入侵西藏的计划;1888年,英国利用种种借口发动了第一次侵略中国西藏的隆吐山战役(亚东方向),正式揭开了外敌侵略西藏的序幕。此后,英国殖民主义者利用他们占领印度的势力,趁中国内忧外患特别是列强企图瓜分中国之机,于1903年11月发动了第二次侵藏战争,即从亚东方向的则里拉入境,于12月21日占领帕里,于1904年4月11日占领江孜,最后英军长驱直入,于8月3日占领拉萨。在英军占领拉萨的前4天,13世达赖已秘密离开了拉萨,清政府革去了达赖的名号,命九世班禅曲结尼马(22岁)代替达赖名号,但班禅不接受,并反对英军入占拉萨。英军正帅荣赫鹏恫吓清政府,逼迫签定了《拉萨条约》,割据亚东以南春丕沟一带我国领土,并向英国赔款50万英镑。这个条约签定后,英军于1904年9月22日撤离拉萨。英军掠走了400多驮珍贵文物。电影《红河谷》就是反映江孜保卫战的一个侧面。

  2、中印争端是印度继承英国殖民主义思想造成的

  1947年英国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印度实现了独立,结束了殖民地的地位。但印度独立后,英帝国主义的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一方面,从殖民地获得独立的印度,要求发展,要求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它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的势力存在着较深的矛盾;另一方面,印度的大资产阶级和英帝国主义培养的统治阶级及其人物,又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不但要继承英帝国主义在南亚的地位和特权,而且有着强烈的向外扩张的欲望。在我建国初期,印度政府就一直干涉我和平解放西藏,给我制造种种麻烦。印度政府于1950年10月至11月间3次向我国政府提出照会,干涉我解放西藏。60年代初期发展到对我进行武装入侵。从此以后,直到90年代初期,印军在中印边境的蚕食行动几乎没有停止过。印度的这种霸权行径,完全继承了英国的殖民主义思想。

  3、对中印关系的简单剖析

  通过对这些情况的回顾,我们可以对中印两国关系作这样几个方面的判断:

  第一、中印是亚洲两个相邻的古老大国,有着经受外敌侵略的相同历史和类似的建国条件,存在着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当前,两国都面临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和平相处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且有利于亚洲稳定与世界和平。这是我们一贯努力争取的目标。

  第二、中印两国历史不同,走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印度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两国社会制度不一样,发展方式也不一样,国家安全观念也不一样,这就导致两国之间具有竞争和对立的一面。

  第三、中印边界问题是英国殖民主义留下的一个历史问题,也一直是影响两国关系的主要障碍。由于历史观念的不同,两国对此在认识上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印度当局不仅继承了英国殖民主义的扩张主义思想,而且还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这就构成了两国关系中始终具有对抗性的一面。由于我军在1962年的自卫反击中给印军以沉重打击,使得中印边境保持了30多年的安宁。这本身说明,在中印之间的边境斗争中,军事斗争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形式。

  第四、中印边界问题的实质是领土争端乃至西藏的地位问题。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印度自独立以来,一直没有放弃把西藏变成中印之间缓冲国的企图。他们同西藏的分裂主义分子在战略上有着殊途同归的利害关系。印度在对华关系中的基本目标,是要先让中国承认它在中印边境东段已侵占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而达赖集团提出的所谓“西藏自治”,其核心是要把共产党赶出西藏,将政权交给西藏原来的农奴主。达赖以印度支持其方案为条件支持印度的主张;而印度则以达赖的方案为本钱要挟我国承认其要求。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我让出对西藏的主权,只是在先后次序上有所区别。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在西藏方向是内忧外患并存。随着印度国力与军力的增强和分裂主义势力的发展,中印边境争端比较容易再度激化。


  三、印度的地区霸权战略与对华政策

  印度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地区霸权主义者(其余3个为越南、以色列、南非),又是我们的近邻,这就决定了我们和它的斗争始终是长期的、艰巨的。

  (一)先谈谈印度的地区霸权战略

  印度独立之后既定的国家战略可以归纳为:在南亚与印度洋建立以印度为中心的势力圈;走富国强兵之路,以科技带动经济与国防;先在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地区建立以印度为中心的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都有共同目标的地区性集团,并实现对领土要求,成为地区超级大国,然后再争当世界强国。了解它的这个战略目标,对它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进行大规模的核试验就不难理解了。印度的开国总理尼赫鲁当政时就讲过:“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印度的这种霸权主义思想,说到底是从英国殖民统治遗留的精神垃圾中滋生起来的。

  印度的地区霸权战略有这样几条基本原则:一是逐步控制南亚中小国家,首先是控制巴基斯坦,并向印度洋扩张。二是更加灵活地在大国之间搞平衡,使东西方都能结好印度。首先是继续保持同俄罗斯的关系,争取援助和支持;努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以便获取高技术;加紧发展与日本、西欧的关系,以获得经济实惠,并借势提高自己在大国中的地位。三是利用不结盟运动提高声望,扩充称霸的政治资本,力图充当第三世界特别是印度洋沿岸国家利益的代表。四是敌视和排除我国。印度虽然公开表示愿意同我改善关系,和平共处,但暗地里始终以我为主要的潜在对手,在各方面尤其是在高技术领域展开竞争,取得至少能同我国相并列的大国地位。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以武力作后盾,企图通过外交谈判获得有利于印度的政治解决。五是侵占邻国领土。印度的这些立场,经受住了历届政府更替的考验,显示出十足的顽固性,无论谁执政,都是很难改变的。

  印度的国防战略,是与其地区霸权战略相适应的地区进攻性战略。它谋求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军队的现代化,稳步发展对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具有强大威慑形象和打击能力的国防力量,能够同时打击巴基斯坦和对付中国,巩固既得利益,并伺机向周边国家和印度洋扩张。印度的防务专家认为,“对于印度来说,只有将它的军队驻扎在喜马拉雅山顶时,才能确保它的防务”。当前,印军实行“攻势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这个方针,是印度对华战略防御思想的重大发展。具体地讲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一支实战与威慑并重的军事力量,在边境地区保持对我的军事压力。二是以巩固和扩大领土利益为目标,加强在边境地区的蚕食活动,力图保住东段、守住中段、夺取西段。三是有重点地建立攻守兼备的军事部署,准备与我打一场不同强度和规模的战争。目前,印军在中印边境东段(包括中锡边境)地区部署的陆军有2个军8个师共21万多人,而且在纵深(靠近错那方向)还部署了1个军作为预备队;空军有9个飞行联队、1个导弹分队。与60年代初相比增加了4倍,已对我形成局部优势(7倍以上优势),远远超过了它防御的需要。而且印军在武器装备的质量上明显优于我,尤其是空军力量和导弹力量较强。印军现有各型飞机1800架,其中有40架幻影2000,100架米格27,63架米格29,120架美洲虎,40架苏30MK。与我相比具有明显的质量优势。

  (二)谈谈印度的对华政策

  印度一贯认为,在它的邻国中只有中国能够对它构成严重威胁,并有能力阻止它称霸南亚。因此,印度始终把遏制中国作为坚定不移的长远战略目标之一。这个“遏制”具体讲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利用大国关系遏制中国。在冷战时期,印度主要是通过与前苏联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苏印关系为战略依托,同时利用中苏矛盾来遏制我国。而现在又极力发展印美、印俄关系,利用其对华遏制的共同要求来对我施压。二是利用西藏问题分化中国,企图把西藏变成受其控制的“中印之间缓冲国”。三是利用喜马拉雅山脉这一巨大的天然障碍分割我国领土,并对我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印度官方认为,靠印度的力量是不能打败中国的,最好的选择是利用喜马拉雅山脉这一天然障碍把中印两国隔开。这种以维护自己安全利益为借口,要求分裂别国的霸权主义思想,对印度历届政府的影响是深刻的。多年来,印度插手西藏事务,支持达赖分裂祖国,从根本上讲是基于这一战略考虑,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围绕遏制中国这个战略目标,印度的对华政策是:在政治上以中国为主要对手,企图抵销我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在外交上故作与我改善关系的姿态,而在实质问题上毫无诚意,甚至处处设置障碍;在经济上维持象征性的贸易关系,谋求在竞争中压倒我们;在军事上,企图以优势力量控制边境地区,保住既得利益。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基本点:

  一是千方百计遏制中国;二是排除中国对南亚的影响;三是坚持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并怀有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野心。

  总之,印度的对华政策具有强烈的地区霸权主义性质和反华色彩。因此,即使我们能绕过领土争端或作出单方面让步,也难以实现真正的中印友好。印度推行反华政策的基本手段就是“一面旗帜、三张王牌”。目前,印度在处理中印领土争端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策略是,坚守已经侵占的我国领土绝不退让,并伺机继续蚕食我国领土,借此施加压力迫我屈服;以边境地区的局部军事优势遏制我可能作出的反应;通过外交途径来安抚我们以缓和气氛。根本点是维护既得利益。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中印边境存在着不稳定因素,甚至潜藏着武装冲突的危机。

  四、对加强对印军事斗争的几点思考

  从1959年算起,我们的对印斗争至今已近40年了。40年来,我军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胜利,积累了斗争的经验。回顾对印军事斗争的历程,自50年代起,印度从阻止我军进藏,加紧侵占我国大片领土,要求保留英国殖民当局在西藏的特权,发展到策划西藏武装叛乱和支持分裂势力,激化了两国矛盾,挑起了大规模的边境冲突。这段历史,迫使我们需要更加深刻地思考这场斗争的实质。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中印边境军事斗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面对印度迈进核门槛后,对我国家安全带来的新威胁,需要我们在吸取对印斗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树立新观念,寻找新对策,有效地把握对印斗争的主动权。

  1、正确分析形势,充分认识对印斗争的战略地位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试验,在南亚地区导致了核竞赛,同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震惊,这无疑会给我对印斗争带来新的影响。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委关注的重点是对台斗争问题,而台湾问题最终解决,必须依靠我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威慑力,通过政治手段和平解决,这是最为有利的办法。除此之外,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看,与我有直接的根本利益冲突,能够对我构成威胁的主要是印度。虽然这种威胁是潜在的、局部的,但我与印度围绕领土争端展开的斗争,是国家主权利益之争,是民族之间一对不可调合的根本矛盾。历史经验已经证明,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中印领土争端,保证我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只是我们的良好愿望,实际上是根本行不通的。中印领土争端的最终解决,只能依靠军事手段。因此,应在保证主要战略方向军事斗争需要的基础上,适当的调整战略布局,腾出一些力量来加强对印斗争,改善中印边境防务薄弱的状况,为运用军事手段解决中印领土争端创造较好的条件。

  2、从全局着眼,合理确定对印军事斗争的目标

  在中印边境军事斗争中,40年过去了,但我国领土被侵占的情况基本没有改变,军事斗争长期被动的局面未能扭转,我在力量对比中的差距还在拉大。确定对印军事斗争的战略目标,必须要服从国家的根本利益,服从主要战略方向军事斗争的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去确定对印斗争的基本目标和最终目标。从基本目标上讲,就是要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对周边安全环境的要求,依靠驻藏部队自身的力量,应付中小规模武斗冲突,确保边境稳定。这个目标的着眼点,就是以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为重,保证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受冲击,不影响主要战略方向的军事斗争准备。以谋求边境相对缓和,稳定边境现状,立足西藏境内的军事力量应付战术规模的军事冲突。从最终目标上讲,就是要围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打赢中印边境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部分或全部收复中印边境东段的领土。这个目标的着眼点,就是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从根本上解决中印领土争端为目的,立足有关战区的力量完成任务,以保证不牵动国家建设的战略全局,不给主要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带来被动。

  3、根据情况变化,采取灵活的对印斗争策略

  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和我边境军事力量状况以及中印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决定了中印争端的解决需要时间,当然我们也有条件争取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灵活的斗争策略。

  首先,要确立灵活的策略思想。这个策略思想,我认为就是“刚柔相济,针锋相对”。即要尊重历史,立足现实,着眼发展,把解决东、中西段领土争端问题联系起来,通盘考虑。既不急于用军事手段解决领土争端,又要针对印度的霸权行为和情况变化,敢于与印度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谋求边境相对缓和的前提下,加紧对印斗争准备,尽快把各项建设搞上去,创造对印斗争的有利条件。一旦时机成熟,则要把对印斗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各种斗争手段加以解决。

  其次,要注意发挥外交手段对印度的遏制作用。比如,可充分利用国际社会防止核扩散和禁止核试验的强大舆论,进一步揭露印度的侵略扩张和霸权主义野心,争取国际社会更广泛的同情和支持,为有效遏制印度扩张,公正解决中印争端创造有利条件。又比如,可充分利用印度与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的矛盾,发挥“大外交”的作用,尤其要进一步改善我与美、俄的关系,争取它们不插手或少插手。再比如,可以采取“依靠两边,拉住中间,遏止制印度”的策略,放手支持南亚中小国家反对印度的称霸,进一步发展与巴基斯坦的战略关系,加强与缅甸的合作,维护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等国的独立地位,尽可能牵制和消耗印度的扩张力量。此外,印度公开支持越南侵占我南沙群岛,支持达赖集团在境内从事西藏分裂的活动,我也可以针锋相对,激化其党派或民族间的矛盾,对其实行“分化”、“弱化”等等。

  再次,要加强军事斗争与外交斗争的协调配合。军事斗争必须服从并适应外交斗争的需要,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但同时,外交斗争也应关照军事斗争的特点和规律。外交上调整具体策略和方针可以比较快,难度也相对小些;而在军事斗争上要作相应调整的话,周期就比较长,困难也大得多。因此,在外交形势好的时候,可以根据长远需要维护军事斗争的地位;当谈判桌上遇到麻烦,需要运用军事手段配合外交斗争时,应恰当地向有关战区的部队特别是边防部队赋予任务和提出要求。

  4、适应斗争需要,加强对印斗争的军事建设

  江主席在有关讲话中指出:“虽然印度进行核试验并不影响整个国际格局,也不会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但毕竟从一个方面向我们敲起了警钟。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柱石,肩负着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保卫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大历史使命。军队只有适应新的形势,把各方面的建设搞上支,才能担负起这一重任。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加紧工作,应兴则兴,应革则革,不能迟缓,不能松懈。”对印斗争的军事建设涉及的问题很多,比如,力量建设、武器装备建设、战场建设、后勤建设等等,都需要切实加强。军事力量作为政治外交斗争的坚强后盾,是其它力量不可替代的。中印争端的最终解决,取决于中印双方国力和军力的对比。在中印边境地区我仅有克制是不行的,尤其是缺乏以实力为后盾的克制,容易被对方理解为示弱,这一点,已经成为印度长期以来得寸进尺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慎重地考虑对印军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要本着适应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要求,针对边境地区的实际和对印斗争的特点,平战结合,军民共建,长期建设,逐步完善,全面加强边防建设,为实现对印军事斗争战略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转自米尔军情网
为了明天.
在中印领土问题上中国没有让步这一说
●消息(据凤凰网)

  中方不让步,传印取消与华召特别安全会谈

  据印度《论坛报》报道,印度取消了原订与中国举行的特别安全会谈。

  中印双方原订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下周一访问印度之前,两国将就双方关切议题如边境争议等举行特别代表级的会谈,但由于中方在解决边境争议问题上,摆出相当强硬的态度,令印方觉得无趣,只有临时取消特别会会谈。

  报道引述印方人士指,举行特使级会谈首由印方提出,并决定由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与中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戴秉国代表两国会谈,原订会谈日期是上周四。

  据印方外交人士表示,中方拒绝在胡锦涛访新德里期间讨论边境问题,使印方颇为失望,认为如此一来,胡锦涛之行毫无实质意义可言。稍早,印度其他观察家已经预测,胡锦涛此行只着重双边经贸问题以及签署若干经贸、文化合作协议。


  胡哥访问印度,是一种高姿态,据报道这是十数年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印。

  多好的事情哟,中印两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这些年又都在国家的发展上,有所成就。两国应当就两国的共同发展和相互间的“历史友谊”,做出更多的表示和努力。要是在改革开放前,国家主席出访,肯定要有个人民日报的社论,要有一系列的文章,表达两个大国间的“友谊”和发展。没有啊,一点也没有。
  
  表面上看,有的可比。本质上看,两国根本不是一回事。要说是发展中国家,那是一回事。可要说其他方面,两国的政治体制不同、民族构成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发展的道路也不同,还有...还有。

  印度为什么要在胡哥访问时提出领土问题呢,说的简单点,就是把占领的中国领土合法化。你中国主席不是要访问印度吗,好啊,咱们两国没有大的问题,只有一个领土问题,表个态吧,谈谈吧,把领土问题解决了,咱们好各干各的事。这是典型的印度式的乌托邦嘴脸。

  誰都知道,中印两国为什么在上世纪的1962年打了一场边境战争,那不就是领土问题吗,那不就是你印度认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够强大,正处在自然灾害三年时期吗。有苏联的支持,有老主子英国的支持,还有美国也在抛媚眼,你印度还挂着个不结盟国家领头人的官衔,精气神十足。摆弄出古印度武士的豪迈姿态,向中国发起了挑战。结果,结果是被“因三年自然灾害已经毫无战斗力(请参考英国人马丁著《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一书)”的中国军队狠狠的教训了一番,狼狈哟、惭愧啊,举国已然为全民族玉碎做准备了。这段历史不会忘记了吧。

  这些许年,印度的经济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军事的实力也上了大台阶,导弹有了,核武器也有了,口气也就大了。但也有烦心事,中国巴基斯坦的亲密和友谊,印度看不惯,烦;中国经济近10年20%的飞速发展,印度看不上,烦;中国为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国防建设,印度看不好,烦;中国西藏丰富的水利矿产资源,印度看不来,烦,等等。自身的夜郎自大,铸就了伟大印度的老大风范,他要拿中国开一小刀,如果把中国制服了,还有谁在亚洲能跟印度叫板呢,说不准巴基斯坦还要回归印度呢。

  中国重视中印两国的关系,从来都是本着睦邻周边的政策,这个政策是几千来中华民族对待周边国家的基本政策,不是现代中国才有的。如果不是有睦邻周边的历史传统,那朝鲜半岛、中南半岛等等早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了。中国在领土问题上,受过的苦难已经很多,中国不会再在领土问题上有任何闪失了,不然上对 中华民族的祖先,下对不起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

  即使是在这样的情结下,中国也愿意跟印度交好,交好是为了两国人民,为了两国间历史友谊,为了两国间共同的利益(什么利益偶也说不好,顺着写下来喽)。可你印度就要领悟喽,领领这个情吧,中国的面子不是好给的。印度偏不干,非要做一回男人不可。那这出来了满地球人都知道的:中国悍然强硬的问题。

  中国自有中国的道理,主席出访是对伟大印度人民的尊重,对两国间的友谊和发展负责。但领土问题免谈。因为在这个领土问题上,没有什么可谈的,只有中国何时拿回来的事。

  印度啊,你还是坐下来,做好一切欢迎比你还伟大的邻邦领导人的接待工作吧,把烦心事放一放,考虑下两国在经济发展上有什么互补,贸易上有什么促进,国家和人民间的友谊如何加强吧,千万别再拿领土问题说事了,因为你还占着中国的领土呢。

 
为了明天.
专家:中印边界问题急于解决不利中国

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在亚太高峰会后访问印度的消息宣布后,新德里即希望双方以更大的努力解决边界纷争,北京也表示了积极的态度。不过,近日印方对中方提出的调整方案表示强硬立场,并且向媒体透露谈判动态,为谈判设置了阻力。中国驻印大使孙玉玺重申中国对有争议领土的主权,表明中国在领土问题上不会轻易作出大的让步。

“麦克马洪线”对中国并无约束力

笔者认为,北京对于与印度的领土纠纷,不必急于解决,时间对中国是有利的。

中印边界问题,是亚洲历史遗留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过,但存在一条传统习惯线,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沿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中段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沿喀喇崑仑山脉。中印双方的主要分歧存在于东段和西段。

在东段,印度主张以所谓“麦克马洪线”为界。中方则指出,所谓“麦克马洪线”,是一九一三年参加西姆拉会议的英国代表和当时西藏地方当局的代表在背着中国中央政府代表的情况下,于一九一四年三月二十四日用秘密换文的方式产生的;西藏历来是中国的一部分,本身并无缔约权力,“麦克马洪线”对中国并无约束力,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过,因而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印双方东段争议地区涉及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西段,印度提出争议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新疆所属的阿克赛钦地区和西藏阿里地区的一部分,面积共为三万三千平方公里;这些地方一直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在中段,印度提出争议的地区历来属于中国,面积约二千平方公里。

现状既成事实化对中国不利

一九五九年西藏发生叛乱后,中印关系出现了紧张。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也浮出水面,并最终导致了一九六二年的中印边境冲突。中印爆发短暂战争,中国收复全部失土,但很快又退回到实际控制线。

一九七六年中印恢复互派大使,中印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至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先后举行了八轮边界会谈。中方提出了解决边界问题的五点原则,即“平等相待、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全面解决”。消息透露,北京曾提出“西段换东段”方案,强调印方只有在东段边界地区作出调整,中方才会在西段作出相应让步。但印方没有接受中方的建议。

从一九八九年到现在,中印已举行了十五轮会谈,得到的成果是在中印边界问题上采取“分两步走”的新方针:第一步是通过签订有关协定,保持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的和平与安宁;第二步是在条件成熟时最终解决边界问题。一九九六年十一月江泽民访印,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双方同意裁减在实际控制线地区的军事力量;任何一方都不在实际控制线附近地区进行超过一个师规模的军事演习;双方在实际控制线附近地区进行超过一个加强旅的重大军事演习,应事先通知对方。

从目前形势看,中印边界保持和平与稳定,但现状既成事实化,对中国不利,因为印方控制的东段地区面积是九万平方公里,中方控制的西部地区只有三万三千平方公里。

不久前,印度媒体透露,北京再表示愿意在西部疆界展现弹性,但印度必须在东部边界有所让步,也就是印度应让出位于东部的沙拉山口。不过,印方拒绝。当时,笔者认为,东部有争议面积达九万平方公里,北京只提让出沙拉山口,要价可能太低。

北京不能轻言放弃

《印度时报》日前报道,中国专家在官方机构主持的秘密会议中,建议印度应先归还原属西藏但目前被印度划入阿鲁纳查省(阿鲁纳恰尔邦)的达旺地区,作为双方解决纷争的首要条件。

原先北京提出的沙拉山口,距离达旺地区的中心七十多公里,如果印度的报道是准确的话,那说明中国不但坚持原来的要价,而且还大大加码了。无疑,这从扞卫中国领土这个核心利益方面、从领土谈判策略方面,以及中国的亚洲战略及全球战略看,都是正确的。

东部纷争地区有九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半台湾的面积,一个江苏省,而且受印度洋暖流影响,是西藏及喜马拉雅山最富庶的地区。虽然现在为印方控制,但中国不能轻易说不要。从谈判策略看,若整个中印争执地区最后双方大致均分,即东部西部都一方一半,像东北黑瞎子岛一样,其实中国也可以接受。因此,如果北京准备让出西部控制区的一半,在东部的要价就不能低。

根据中俄均分黑瞎子岛的经验,北京在中印边境谈判的最好结果是,在东段拿回四万五千平方公里,而在西段让出一万六千五百平方公里。但是,印度不会轻易接受,所以目前最好就是拖。

过去几年,中国实施睦邻政策,对印度不断展现友好,但是,印度一方面在大战略上“以美制华”,一方面在经贸方面限制中国。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多次指出,中国的投资活动受到印度政府的限制,敦促新德里取消对中国设立的不公平限制。目前共有一百五十多家印度公司在中国两千多个项目中投资,但只有五十多家中国公司打入印度市场。

综合各种因素而言,北京难以拿回失去的东西,但也不能轻言放弃,任何一任中国领导人都担负不起丢失领土的责任。也不要以为轻言放弃,就可以换来中印永久友好。因此,北京在对印领土谈判还要从长计议,寻求中国的最大利益,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可以等,不必急。(凤凰视点)

刘斯路 资深评论员


资料由过路人提供
为了明天.
墨脱公路通车了:怪不得中国敢敲打印度

从拉萨回程10月29号晚上到达波密,这几天都拿着地图看着波密到墨脱也就90多公里路,在想这个时候已经是冬季了是否还可以进墨脱,就到波密县城的墨脱货物转运站打听,可惜没有人,后就到波密公路局问是否通路,他们首先问我开的是什么车,当看到我的是飞腾回答是前几天还可以进,这两天就不知道。我再问公路局的人说我的车平时一箱有可以跑四百多公里不知道一箱油是否够来回,他们回答说不一定够说里面可以买到油只是比较贵。问完了才注意到在公路局门口有一张4A纸写的公告大概意思是:大货车进墨脱需要经过波密县政府审批同意才可以进,一般越野车最多载5人,丰田4500最多7人,摩托车不可以载人!

次日早上到加油站把车加得满满的油,因为没有带备用油桶在波密县城也找不到备用桶就不带了,最多是到了才买贵油加(到了才知道不是一般的贵)。

墨脱县是门巴族(藏语是守门口的人)的聚居点,历来以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城而出名,而且每年有半年时间都会因大雪而封山,与外间隔绝.波密去墨脱的山路实在太险了,很考司机的耐心和定力可以说是我开车以来最难走的路(除了玩隔火带穿越).但沿途的风景还算漂亮…..有雪山,清可见底的冰湖,大大少少的瀑布及穿越原始森林特别是溪水看上去都是翠绿色的。

24K,52K,80K,100K都是到墨脱县城前的必经之站,K就是公里,意思是24公里、52公里、80公里、100公里处都有一个站, 每个站都有小小的饭店和接待站,方便徒步者、挑夫、马帮住宿,沿途的住宿床位都是10元/人。 80K则像一条少少的村镇,80K以前的路都基本可以通过4吨以内的货车, 80K到墨脱还要走一段更险的路,只可以走越野车了,货车根本是走不了,特别是有几个转弯地方越野车都要慢慢的通过。而且基本上一年里超过350天晚上都会下雨,导致该路经常塌方,当地人亦跟我们说是非常危险。 遇上塌荒除非有直升飞机把我们吊过去,否则要等一个月以上。

墨脱县的海拔大约1200m,四周都是4000~5000m的高山,形成一个大漏斗,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有雨,我进去的那晚上运气好没有下雨,由于冬天大雪封山52K以前的路不通,夏天大雨80K以后的路经常塌方,所以一年当中只有6、7、8、9、10这几个月是可以断断续续直接开车从波密到墨脱县城的(越野车),一般包车费用是3500~4000元/台(老丰田或战旗),而且要做好被塌方堵在路上的心理准备。墨脱县的物资供应是在80k有一个大仓库,夏天把物资运输存放在这里,等冬天雨水不大时将80K以后的路修好让小货车把物资运往县城,这时通往县城的路只能单行,一天进、一天出。
在进去路上听那些司机说,你们还是别进去啦,要是晚上雪山下雪你们就只可以到明年3月才可以走了,或者把车放在县请向导带你们走路出去,给那些司机说得心有点发毛,但既然近来了就不可以后退,最多是第二天立刻溜。我要看看全国唯一不通公里的墨脱是怎么样的。我进时候是开始冬季在路上没有碰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旱蚂蝗。只是经常听司机说那里那里在什么时候就翻了车下去,那里那里翻了马帮的马摔下去。

两天的山路就象是越野拉力赛那样,但真正辛苦的不是路况,虽然有几个弯不用四驱和不倒倒车是转不过去(旁边就是雅鲁藏布江峡谷很深,车靠近点边都怕压垮了路而翻下去)而是怕塌荒而被堵上几天和封山出不去的压力。承受了两天这样的压力回到波密后感觉很疲惫但感觉很爽象从另一个世界回到家那样。当地司机因车的质量和要拉货拉人一般走全程都需要两天。他们走得很慢。我进去加上塌荒堵车就走了约15小时,出来运气比较好只堵了不到一小时也没有碰到大车会车,10小时就回到了波密。全程都用低速四驱二三档加油跑。进藏路的通麦天险和墨脱的路比简直就是豪华路面。通麦天险因我赶时间到波密是晚上就点多通过的。

照片基本都是在80K内拍的,80K后面的路况我顾着开车没有拍,感觉是在热带雨林穿越那样。

照片是从24K开始照的,过了24K往后看红色的是座寺庙,过了24K就开始上雪山,刚上就要和一两产车会车还好,路面比较宽轻松过了。

过了雪山部分冰雪路开始下山,下山的路也好漫长,不敢快路面好滑,都是好颠簸只是路面还算宽,只有一个弯比较急和窄对于货车就必要要倒倒车才可以转,下了雪山就是大块石头的和烂泥路,烂泥路是比较好走的不怎么颠簸。

走到下午4点刚过了80K不远碰到了一个转弯的地方被水冲垮了,只好停车等候,在我前面的几辆从80K仓库运货进县城战旗是早上等到下午了,在等候的时候钻到车底下检查底盘,只看到前保护底板给撞了好几个痕迹。过了这路就看到出来拉货的马帮,和马帮相会就比较简单停下车等马过了再走就是了,但要是前面有马帮要超越就麻烦了,要更马走到比较宽的地方让马停下来才可以慢慢的过,硬超越就很容易惊吓到马匹。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在晚上11点到达了墨脱县城,和一起堵车的那几个司机在一家小餐馆吃饭,叫了六个很普通的川菜小炒,吃完结帐居然要280元,在我们这里我估计最多也就一百元。和那些司机聊起来才知道,墨脱所有的用品食物都是要靠外面运进来。价钱是外面的三倍以上,我们这里的伊利软包装奶是2.5元一盒.里面要卖10元,蔬菜全部超过10元一斤,就连土豆也卖15元一斤.

饭后住在了县城的鱼庄(是有一个建在鱼塘边有钓鱼项目的客栈),因是那些司机介绍就50元一个普间.

次日一早把我另一个越野牌留在鱼庄的楼梯口墙上作为进来的纪念,就找那些司机帮我去买油,我的车进来油表显示已经用了半箱油.怕不够出去就买点油保险点.在一个小店找到了卖油的师傅,一问油价真的不是一般的贵,需要10元一斤,用称来称.没有办法就买了20斤.加了油匆忙的跑到县政府门前照个照片留念就溜.

出来时候随便拍的几个小景,照片都是在80K前照的,80K后的路太窄而且大部分都沿雅鲁藏布江峡谷走,顾着开车没有拍。从上看下面的雅鲁藏布江水流很急.到了波密已经是接近晚上7点了.

出来以后就有点后悔早知道就应该拉一车的货物进去,卖了肯定可以赚不少油费!呵呵...

回到波密次日早上去修理厂检查车辆,车给升起来后吓我一跳,两只前减震已经和车身脱离了.怪不得出来时候听到前减震那么响的.经检查是两个减震的顶胶完全走烂了.底盘其他部分就完好,就右前摇臂给撞凹了,没有移位变型!

听当地司机说墨脱的公路回在08年修好,估计那时候会设立边防检查站,当地人说墨脱县城翻过南边的一座山就是印度,有时候印度部队演习他们都听到炮声.但按照地图显示墨脱县城距离边界还有90多公里的啊,真搞不懂.

可以敲打敲打阿三了,稳定,稳定住西部后方。

汉武帝平北方时,第一仗是在南方打的。
想起以前的一个新闻:

阿三也要修高原铁路啦

阿三也要修高原铁路啦
据《泰晤士报》14日报道,中国青藏铁路工程刚结束,印度政府正耗资数十亿英镑,准备如法炮制出一条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天路”。该铁路途经地震、严寒和冲突地带,途中需要洞穿总长120公里的岩石隧道,而一条拱高383米的铁路桥甚至比目前全球最高的法国米洛高架桥还要高出40米。

相关专题:青藏铁路正式通车

21世纪属于中国还是属于印度

巨大挑战

全长900公里,2009年完工

据报道,这条铁路始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皮尔潘甲(Pir Panjal)山脉,穿越印度内陆心脏地带,止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首府斯利那加,全长900公里,预计2009年完工。铁路通车后,由印度内陆前往印控克什米尔查谟市的旅程将由原来的12小时缩短为6小时。

印度媒体称这条铁路是“地球上最具挑战性的铁路工程”。

困难重重

严寒、高山、地震带、分裂分子……

要打造出这条印度版“天路”绝非易事。除了高原缺氧、强紫外线照射之外,施工地段大都位于荒无人烟、没水没电的险峻地带,许多地区常年为积雪覆盖,气温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下。

为了克服沿途的一座座高山,工程人员必须凿出全长约120公里的诸多隧道,其中最长的一条隧道长度超过11公里。更为艰险的是,铁路一路上需要穿越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

承建这一工程的印度“北部铁路”公司总经理维诺·N·马什尔称:“从技术难度角度来说,这条铁路所遇到的问题是前所未有的。”

工程队还受到反印度的克什米尔分裂分子的死亡威胁,印度当局特意为总共约1200名铁路工人配备了一支全副武装的安全部队。

战略意义

一次可轻松运进三个师

目前,印度在整个喜马拉雅山麓只有一条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这条总长约60~80公里的铁路只能行驶一种迷你的爬山火车,仅供游客观光用。

查谟大学政治系教授雷克哈·查德哈利认为:“克什米尔的大部分问题都与它在地理和政治上的封闭有关。当地百姓由于无法轻易前往印度内陆,自然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离心倾向。随着未来铁路的开通,这一现象势必大为改观。”

军事研究人员则认为,一旦该铁路建成,其能力能一次运上三个作战师,从而让印军的战略运输能力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编辑:秦晨)
资料由过路人提供
为了明天.

TOP

中印领土争端:中国已全面进入战略进攻阶段
漏斗兄,我觉得这次孙大使高调宣传中国在藏南的立场是对一个对争议领土收复或谈判的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在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实力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机启动领土进攻战略达到外交目的,这同中国一贯的领土回收战略一致。

首先,谈判的基础在乎实力,从进军西藏开始触及英遗留领土问题第一代领导人就已经制定了边疆领土战略,其原则后继者不断修正完善执行而已。在第一阶段是中国领土的战略防御阶段,以稳定内部,经略边疆为主要的任务,西藏,新疆莫不如此,从新疆领土的守备和对苏谈判可见端倪。从西藏与印度千丝万缕的联系来看,进藏初期强硬的领土政策引发的西藏内部危机必须慎重考虑。以我看来毛周的对印谈判政策和东段换西段战术不过是放低姿态,隐藏目的而已。

中央政权对西藏的主权落实是在1952年以后,以往对西藏的主权宣示更多是名义上的,宗主权更能表述现实状况。由于军队入藏打破了西藏的统治基础和引发的社会变革需要坚实的民族政策和社会改造来完成西藏的中国化,此时的中印领土争端一旦我方失败,引发的西藏反对势力的里应外和的反扑势必动摇藏区的统治基础。这也是为什么从52年到62年十年中中国对印度的蚕食政策隐忍不发的主要原因,周的以西段换东段等谈判战术无疑是拖延推诿做法。

第二阶段是领土战略对峙阶段,62年中印战争是转折点,59年西藏叛乱开始标志着西藏社会改造的完成,八年经略,西藏达赖统治基础已经削弱,战略控制西藏的目的已经完成,西藏叛乱不过是一个契机将西藏千年的统治阶层一举摘除,不过为了不与藏民族结下世仇,毛亲自部署的炮兵部队静静的目送达赖部众渡过拉萨河流亡印度。59年开始中印的领土争端从前面的退让到摩擦阶段,至62年中国在西藏平叛剿匪完成后西藏社会改造任务完成,中国正式着手解决中印领土争端,引发了藏南领土战争。对中印战争中方的胜利我更愿意认为是三年积极战争准备的结果,但是中国在西藏与印度战争潜力的实力对比后,毛明智的选择东段领土维持政策,军事胜利后回退至藏南59年实控线无疑是精确的战略作为和实力计算。反观西线争夺不仅没有让步,反而扩张了领土,牢固占据收复的战略要地,威逼新德里,这也是西线中国与印度实力对比的结果。

此后的四十多年中国和印度在藏南的对峙更多的是战略僵持阶段的结果,由于西藏地理的限制,军事解决的优势并不中国一方,西藏经济,交通等的瓶颈限制了军事潜力的升级,藏南实控线的稳定更多在于中国在麦线战略要地的拥有。期间中国跟印度的战略平衡更多的表现在对巴基斯坦的全面军事援助和战争支持,对缅甸的经略,对孟加拉的政治扶持,对斯里兰卡的反印援助等,将集中在藏南的焦点劣势转化到对印度全线的战略进攻优势中,期间任何军事解决藏南问题的做法中国不仅不得其利,反而会动摇对印度的战略封锁,丧失国际道义,引入他国势力介入,危及战略机遇期发展大计。89年中苏关系解冻和中美蜜月期中国密谋军事解决藏南问题时机的放弃更多的还是实力对比的结果,这一平衡政策的实力失衡以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为标志,中国对印度领土争端正式进入第三阶段战略进攻阶段。

印度对中印实力变化的敏感应当比中国更直接,毕竟印度对中国是局部威胁,而中国对印度则是顶头巨石。中国在青藏铁路完成后装甲部队的运输问题的解决显示中方陆权的优势形成,边境机场的升级和我战略俯冲势态显示中方制空权的掌控,而战略导弹部队的部署更是印度心腹大患,未来青藏铁路延长线完成后麦线中印实力天平倾倒中国毫无疑问,以中国实力外交和领土强硬立场,面对越南在75年西沙海战、88年南沙岛礁争夺战失败的实例,印度有理由恐慌争议领土谈判己方的色厉内茬。而反映在印度对华政策的经济政策中对中资的的保守和排斥中国企业也从侧面显示了印度政府的忧虑和焦躁。印度近年来不断动作的西联美国,合盟日本,争控马六甲海峡的战略举动也是突围中国封锁,竭力牵引战略平衡向自方摆动。

在胡主席对印度访问前夕,孙大使的强硬发言向印度敲击显示了中国地缘优势的现实和对印度对华政策,外交政策的强烈不满。虽然孙大使此刻的发言有配合减轻巴基斯坦战略压力的考究,是中美全球战略互动的一部分。但是如此强硬立场的表面化显示中印关系从此将进入一个冲突频发阶段,将来更多的表现在中国的主动出击上,领土争端的军事解决将来需要选择合适时机完成,谈判中强硬立场从背后转入公开,印度市场的开拓更多的以国家层面推手印度保守大门,企业拓荒团跟进的方式,印度经济发展的成果引来国际大鳄的觊觎,中国身在其中怎可错过?

中国的利益不仅仅表现在领土的回收上,还表现在市场的争端中,印度在实力外交的国际政治丛林中将不得不以经济利益的转换,战略从属等等利益让渡换取中方领土立场的弱化,中国藏南领土解决的拖延战略可能将进入新的阶段-零敲牛皮糖的阶段,在中国对印度有所要求的时候以领土的强硬立场换取印度其它利益的妥协,这种噱头可一再使用,以狼来了的警告疲劳印度,直到真正的狼到来!在中方隐忍印度多年后随着第三阶段战略进攻阶段的来临,印度被中国围剿的困境期终于展现在印度有声有色的大国雄心面前。尼赫鲁对印度设计的两难选择——有声有色的大国和默默无闻的失败国家考验着印度统治精英。

胡主席的印度之行选择在冬季,看来势必要在印度人的心中刮起凛冽的寒风。

                              来源:中华网 作者:飞鱼哈哈
为了明天.

TOP

印度不满胡锦涛此行访问在印四天而在巴七天
 中国主席胡锦涛将于11月20日抵达新德里。而四周之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在东京向辛格总理展示他眼中的“新亚洲秩序”(有所指地把中国排除在外)。

  胡锦涛的访问将是中印友好年的顶点的标志,但安倍的则是一种谄媚的邀请,邀请印度坐上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高桌。安倍把它称之为基于共同民主价值的四角对话。日本不再提印日中三方战略合作。相反,他们强调印度在2002年超过中国成为“日本海外发展援助”的最大接收者。

  安倍在他《走向一个美丽的国家》一书中表示,“如果在另一个十年日印关系超过日美和日中关系,这并不奇怪。”他认为,“进一步加强与印度的关系对日本的国家利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关系鼓吹一种年份久远的世系。除了日本佛教神殿和印度神的文化联系,泰戈尔在1916年至1929间的五次访问、钱德拉·鲍斯(Subhash Chandra Bose)的战时同盟、以及鲍(Radha Binod Pal)在东京战犯审判上的异议都势必造成一些影响。印度在技术上是二战的胜利者,但放弃了美国为首的旧金山会议,拒绝赔偿,并单独签署一份不提及战争的和平条约。

  但印度拒绝积极回应安倍,避免令中国不愉快。中印贸易的增长到176亿美元,威胁要赶上印美贸易的268亿美元,而印日的贸易衰退到只有65亿美元,这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边界辩论从1962年喜马拉雅之战后就举棋不定。

  因此,辛格宣布,印度将不参与牵制中国的战略。这也是为什么穆克吉(Pranab Mukherjee)在6月以国防部部长身份访问东京时,违逆日本对中国军费增加和缺乏透明度的表述,回应说中国的军队一向庞大。但在印度洋和平区的老问题上,穆吉克提出印度人对中国的不安,这让人想起邱吉尔对苏联的描述,“一个笼罩在疑云里的迷”。

  新加坡李光耀建议印度人不要对中国“偏执和猜疑”。但即使国会的左翼都不会为一个从西藏用数百导弹瞄准印度的国家辩护。尽管在信息行业的联系加大,全球战略利益上还没有交汇点。

  有人认为如果日本必须为战时暴行道歉,那么中国也应该为1962年的入侵道歉。有人问,为什么胡锦涛此行在印度花四天而在巴基斯坦花上七天。人们猜想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强大外交和军事/核联系只是一个制衡印度的工具。它怨恨中国占领阿克塞欽并宣称阿拉那契佩拉德主权,同时享受克什米尔不属于巴基斯坦的那部分领土的赠与。

  只有明白日本对中国军事化和不透明的忧虑才能解释官方最近的决定,如加强对达赖喇嘛的达兰萨拉(McLeodganj)总部的外交,对中国投资者施加严格的安全限制,并把他们从机场、海港和电讯、信息等敏感行业中排除掉。

  向胡锦涛之旅承诺的在学生交流、投资保护以及地区贸易等事情上的12条协议不能结束这种警惕,除非胡锦涛宣布走出去年的领土解决方案的“政治参数和指导方针”协议,一劳永逸地解决边界问题。

  无论安倍“新亚洲秩序”会否实现,他的邀请会令胡锦涛介怀。让他以为四方对话已经搁置并不符合印度的利益。外交在于选择和选项,不在于确凿的事实和机会的丧失。(作者:Sunanda K Datta-Ray)

                               来源:中华网
为了明天.

TOP

胡锦涛访印“将签核能协议” 两国军方已会面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20日开始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0年来首次访印,也是中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印。
  
  胡锦涛主席在对印度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中,将与印度政界、商界、学界进行广泛接触,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对发展中印关系的政策主张。胡锦涛计划在新德里会晤印度总统卡拉姆以及总理曼莫汉·辛格,他还将访问阿格拉和孟买两座城市。
  
  边界问题不影响贸易
  
  在胡锦涛访印前,两国军方已在双方有主权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会面,商讨边界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上周重申,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清楚的,主张通过友好协商寻求公正合理及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她强调,尽早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是双方共同的战略目标。在边界问题解决前,双方也共同努力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中印边界之争由来已久,但有分析指出,胡锦涛的印度之行将有助于双方的贸易发展。分析指出,中印的双边贸易在20年前几乎不存在,而今年预计则可以增长到200亿美元。此外,2005年7月,双方还重开喜马拉雅中断44年的一段过境通道。正如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崔天凯所说,中印发展经贸合作是“平等互利”的,发展迅速而且潜力巨大。
  
  推动中印FTA
  
  有报道称,中印自由贸易区问题也是胡锦涛此行的主要议题之一,崔天凯就此表示,中国和若干国家正在就自由贸易区的安排进行谈判,这符合中国和相关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需要,中方希望这些谈判都能取得进展,能够尽早达成对双方都有利的自贸区的安排。
  
  此前,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11月5日在2007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透露,继7月在中印边境重开乃堆拉口岸后,我国政府正在考虑与印度谈判自由贸易协定(FTA)。
  
  早在2003年,时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时就曾建议建立中印自贸区。不过,由于印度政界和工商界对中国可能带来的竞争力和影响十分谨慎,对此事积极性并不高。访印期间,胡锦涛还将出席中印友好年庆祝活动及在孟买举行的中印经贸投资合作峰会及CEO论坛会议。
  
  将签民用核能协议
  
  另据印度官员透露,中印两国将在胡锦涛访问期间签署民用核能合作协议。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称,双方有望在周四发布联合声明期间宣读这份协议。目前,中印两国核问题专家正在印度就此合作协议进行最后的磋商。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3月,印度总理辛格访美期间,美印双方也是在最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宣布了美印签署核合作协议。对此,有分析说,在美印之后,中印也签署核合作协议,标志着中、美、印三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为了明天.

TOP

印度拟改变武器采办政策
[《印度快报》2006年11月20日报道]   印度国防部长安托尼表示,印度将可能实行中期国防采办政策评估,以防止武器采办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保证采办程序的透明性。
  印度国防采办程序每2年进行1次评估,主要把采办中获得的经验加以补充,并合并新的合同条款以保证公正。安托尼向议会咨询委员会人员表示,如果急需对政策进行评估,无须等2年就可以进行。
  安托尼还强调,国防采办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每一步必须谨慎,以确保武装部队的装备物有所值。武器采办的时间框架必须削减,国防采购委员会负责的评估和采办过程也将进行调整,为武器评估而进行的战场试验也应日益透明。

                    转自亚东军事网来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为了明天.

TOP

印度成功试射可携带核弹头的“普里特维-2”导弹
[本刊综合2006年11月20日报道]   印度19日上午在奥里萨邦军事基地成功试射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空军型“普里特维-2”导弹。这是在4个月前“烈火-3”中程弹道导弹试射失败后,印度首次进行的导弹试射,也是针对巴基斯坦16日试射“哈塔夫-5”中程弹道导弹的回应。本月晚些时候还将进行多次该导弹的试验。
  “普里特维”导弹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DRDO)自主研发的5种导弹之一。“普里特维-1”导弹1988年首次试射,射程150千米,可携带常规弹头或小当量的核弹头,主要针对兵团和装甲编队而设计的,它的两种改型“普里特维-2”和“普里特维-3”射程分别为250千米和350千米。
  “普里特维”是一种地对地导弹,使用液体燃料,拥有惯性导航系统。“普里特维-2”在1996年首次试射,当时在飞行250千米后准确命中了孟加拉湾的预定目标。


                        转自亚东军事网 来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为了明天.

TOP

中国印度海军特种部队战力比较
演练中的印度海军突击队

  中印海军特种部队战力比较

  ○高 鹏

  中印两国毗连相邻,有很长的国境线,也有双方记忆深刻的历史恩怨。近年来,两国发展迅速,成为了世界瞩目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不过,两个国家发展的重点不同而已,中国主要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印度则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与武器装备,海军又是印度军事发展的最优先项目。印度有一支被称为“印度洋上的海豹”的海军特种部队,几乎无人不知,但他们的真实情况与突出的战斗力几乎很少向外界透露。

  无独有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大阅兵队伍中,有一支头戴迷彩钢盔,身着蓝色迷彩服,手持“95式”自动步枪的迷彩方队格外引人注目。这支首次在国庆大阅兵中亮相的迷彩方队就是被人们誉为“军中之军,钢中之纲”、“海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雄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这支部队可以从空中到陆地、从海上到水下、从天南到地北迅速发起攻击。这是海军序列里最年轻的一支部队,更是一支神奇的部队,是多次被外国元首称为“东方海豹”的海军特种部队。

  中印两国地理位置接近,又同为发展中国家,因此,本文试将这两支海军特种部队的战斗力做一比较。

  发展渊源,极为相似

  中国海军陆战队是海军的一个独立兵种,最早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是陆战第一团。它是一支诸兵种合成的能实施快速登陆和担负海岸、海岛防御或支援任务的两栖作战部队,是应付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的拳头,又是联合进攻行动的“尖刀”,在现代战争中举足轻重。

  早在1953年,为了解放东南沿海岛屿,华东军区以陆军1个步兵团和2个步兵营为基础,组建了海军陆战第1团。1954年12月9日,在陆战第1团和水陆坦克教导团的基础上,合并华东军区水兵师师部及所属水兵第2团,组建了第一个海军陆战师。朝鲜战争结束后,部分援朝部队被拨入陆战队,其兵力曾一度高达8个师11万人。1955年,中国海军在福建成立了海军陆战学校,培养两栖作战指挥人员。1957年1月,中央军委调整全军组织编制,海军陆战师被撤消。

  1979年,为因应周边环境,特别是南海地区的快速部署任务需要,中央军委决定重组海军陆战队,并以旅的编制配属三个舰队。1980年5月5日,南海舰队陆战第1旅在海南岛龙洲河畔正式成立,不久,东海和北海舰队也都组建了陆战旅。各陆战旅辖有3个陆战营、1个坦克营、1个炮兵营、1个两栖战车营、1个通信营,各陆战营辖有3个陆战连、1个防空导弹连、1个迫击炮连,旅部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并直辖有潜水连、防化连、工兵连、汽车连、卫生连、警卫连、教导队、两栖侦察分队和直升机分队等连级单位,每个陆战旅拥有5000人以上,分属北、东、南三个舰队。据军报报道,1998年7月1日又有一个陆军旅“整建制”收编为陆战队某旅,主要兵源来自第31集团军。如此一来,中国海军陆战队实际作战兵力大约40,000人,其规模仅次于美国海军陆战队(17万余人,为三军外独立军种)。

  中国海军陆战队主要担负两栖登陆、反登陆、抢占礁岛、渡口、桥梁及应急作战等任务。其艰巨和危险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每个海军陆战队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和坚强的意志。

  与中国海军陆战队相比,印度海军特种部队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当时,根据英国《国外领土内部防御计划》,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特别舟艇中队(SBS)开始从印度海军中挑选军官和士兵,按照海上特种行动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印度海军培训首批特种作战队员。

  为了发展自己的海军特种部队,1955年,印度海军在科钦市建造了一所轻装潜水员学校,被称为“蛙人队”,主要由英国专家担任教官,对其进行单独训练。第一个分队的基地设在孟买,主要参与西方舰队的行动,第二个分队基地在维沙卡帕特南,参与东方舰队行动。刚建立的时候,这两支蛙人部队主要负责清除沿岸障碍、实施水下爆破、营救和打捞遇难船只,后来,蛙人队开始在东巴基斯坦(今日的孟加拉国)实施了数十次突击行动,但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作为海军陆战队两栖分队,印度海蛙人部队能随时在任何条件下行动,完成任何任务,在当时成了印海军唯一的特种部队。印度海军司令部为其专门制订了水下爆破行动实施指导方针,但未提出海上或海岸登陆实施突击行动的任务要求。

  随着国力的发展,也是为了因应来自印度洋上的威胁,印度大力发展武装力量的心情非常迫切,1986年,印度海军开始组建一支真正的现代化特种部队,主要执行海上特种作战、沿海侦察、反恐等特殊任务。1986年,来自潜水员和水下爆破专家中的志愿者,仿照美国海军陆战队“海豹”突击队的模式,组成一支规模不大的海军分队。为了提高职业技能,大部分队员被派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市“海豹”突击队训练基地进行培训。新建的这支海军特种部队任务更加广泛,从事一系列水下、海上、沿岸、敌后特种作战任务,其中包括反恐、海上钻探平台防护等。

  1987年2月初,作为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部队的“印度海军特种部队”(IMSF)正式成立,首任指挥官是刚从美国科罗拉多“海豹”突击队基地结束了为期一年培训回国的阿尔文德·辛格中尉。1991年,印度海军特种部队更名为“海军突击队”,又被称为“印度洋上的海豹”。

  印度海军突击队共分3个行动大队,每个大队都有自己明确的作战方向,共约2000人,下辖10个连,每连200人。每个连内,直接从事特种作战行动的官兵只有120人,其余80人属于所谓的“支援和保障队伍”,提供后勤保障。另外,每个行动大队还下辖一支加强排编制的反恐分队,即快速反应部队。

  印度海军突击队除了要完成最主要的特种作战任务外,还要进行海上搜索和营救行动、海上侦察行动,搜集到的所有情报上报海军情报局。

  由此可见,中印两国海军特种部队的发展历史不仅相同,成立的原因也极为相似。从这一点看来,中印两国海军特种部队的发展渊源有惊人的相似。

  武器装备,难分伯仲

  中国海军陆战队是一支具有惊人战斗力的队伍,主战装备以国产武器为主,包括59式坦克、63式两栖坦克、77式两栖装甲输送车、122毫米自行式和牵引式火炮、“红箭8”反坦克导弹、红樱-5和前卫-1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等。近年来,随着国产ZTS63A式两栖坦克、新型两栖装甲输送车、722Ⅱ型全垫升大型气垫登陆船、直8重型运输直升机以及GPS卫星导航仪的大量列装,标志着中国海军陆战队整体作战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大幅提升。

  中国海军陆战队单兵装备也相当先进,以轻型装备为主,近年来,随着97式自动步枪、海洋迷彩服等先进单兵配备,GPS卫星导航仪和多种登陆舟艇的大量列装,形成了反应自身作战任务的特色武器装备。63式水陆两用坦克有口径为85mm口径的62-85Tc式线膛坦克炮,7.62mm并列机枪和59式12.7mm高射机枪各一挺。

  另外还装备可肩射也可枪挂的35mm榴弹发射器。这种榴弹发射器最先是作为驻港部队的QBZ95式自动步枪枪挂式榴弹发射器而亮相的。整个武器系统中有4种型号:

  QLL91肩射式防暴榴弹发射器;

  QLG91挂装56-1式或56-2式冲锋枪;

  QLG91A挂装81式或81-1式自动步枪;

  QLG91B挂装QBZ95式自动步枪。

  近年来,印度海军突击队也逐渐成为一支战斗力非常强的队伍,装备有各种各样的射击武器,突击步枪主要使用印度国产FN FAL步枪、美国M16、苏制AK47步枪,主要装备快速反应部队。狙击手使用PSG-1狙击步枪。冲锋枪是印度国产“斯特林”型、以色列乌兹型、各种德国MP5改型。手枪主要是格洛克手枪。重型武器装备中有苏制RPG-7火箭筒、苏制RPK机枪。无声武器主要使用强弩。

  潜水装备有呼吸器、潜水服、脚蹼、罗盘及从德国采购的最新型闭循环装置等。水下交通工具是双座和四座拖船,“宇宙”型拖船还是在1990年购买的,能运送2名携带武器装备和必须物品的蛙人,距离在25海里以内。这种水下拖船装配有专门运送射击和工程武器装备的装置,另外还配备有通信设备、观察和导航仪等。水面交通工具有轻型充气艇、摩托艇、兽皮船等。在实施大规模行动时,海军突击队可动用部署在维扎加的小型舰队,使用巡逻艇和登陆艇向敌后运送突击队员。1998年6月,印度海军开始生产T-80型高速巡逻艇,该艇装备2门20毫米自动化火炮,带激光瞄准仪、测距仪及特种行动必须的所有设备。另外,海军突击队还可支配6架“海王”Mk.42C型直升机和数架“猎豹”轻型直升机。

  对于特种部队的装备,只能做一般性的比较,很难做出系统全面的优劣评价,性能优劣是一方面,人机工效又是另一方面,而且,武器装备几乎都在不断更新,随时装备特种部队。

  印度军队身经百战 中国队员百炼成钢

  中国与印度两国的海军特种部队,是两支任何对手都不能轻视的部队!

  他们或者是百炼成钢,或者是身经百战。中国海军陆战队被称为“陆地猛虎、海上蛟龙、空中雄鹰”!印度海军突击队则被称为“印度洋上的蛟龙”。

  印度海军特种部队成立伊始就投入了战斗,虽然战力有限,但所有行动都有非常详细的计划保障,在特种分队进入敌后之前,先根据地图和航空照片研究目标地区地形情况,汇总、分析敌方情况,预测当地居民对侦察分队的可能态度,之后选择空降(登陆)方式和地点,同时做好应对不可预见情况的预案。通常会向一个目标(地区)依次派出2~3个侦察分队,比较、印证他们得到的情报。

  早在1987年,印度海军特种部队参加了打击斯里兰卡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恐怖分子的行动,代号“孔雀舞”,一直持续到1991年。最初是第340独立旅特种分队镇压叛乱队伍,随后由海军特种部队负责。1988年,印度海军特种部队45名队员经过3天急行军,穿过原始森林,分3个小组强攻叛乱分子一个巩固哨所,消灭了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的大部分游击队员。在另外一次行动中,特种部队官兵成功抓捕了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两名地区领导人。

  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到1988年11月,印度海军特种部队在打击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的行动中表现出色,令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大吃一惊。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将目标转移到马尔代夫,由46名武装分子组成的队伍劫持了两艘货船及27名人质,其中包括马尔代夫教育部长,试图发动国家政变,印度海军突击队发动代号为“仙人掌”的空降突击行动,乘坐两艘军舰迅速追赶,经过精心准备后,顺利实施了人质解救行动。11月6日,海军特种部队队员从两架“海王”直升机上空降到被劫持的船上,对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发动了迅雷不及掩耳的突击行动。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印度海军突击队在克什米尔地区实施了所谓的“反恐”战争,镇压克什米尔邦境内的叛乱。海军突击队先后以不同方式派出3个分队进行设伏、侦察,详细侦察随后突袭目标。海军突击队最常用的战术是伪装成叛乱队伍,以假乱真,趁机发动致命一击。他们严格挑选当地居民,精心组织伪装队伍,然后把这种部队投送到游击战地区,查明分离主义武装分子队伍后,突然发动袭击消灭他们。因这种特殊方式的行动,武装分子称海军突击队队员为“制造混乱的士兵”。1998年,印度海军突击队直接从水下发动了一系列具有决定意义的突击行动,摧毁了叛乱分子几艘运送爆炸物质和武器的舰船,使武装分子元气大伤。

  1999年,克什米尔地区的卡吉尔和塔尔托克发动了大规模叛乱,为平息暴乱,印军发动代号为“胜利”的大规模作战行动,海军突击队在最初阶段负责侦察、探明敌方详细情况(营地、人数、武器装备、行动计划),配合大部队消灭武装叛乱分子。“胜利”战役结束后,海军突击队还参加了一系列反恐行动,仅有一名队员战死。

  2000年3月,印度海军总参谋长向作战勇敢的海军官兵颁发奖章,一半以上的立功受奖人员为海军突击队官兵,其中有3名队员获得了“勇敢”奖章,1名特种队员获得了印军最高奖章“马哈维查克拉”勋章,到目前为止,印度全军只有10名海军官兵获此殊荣。

  与美英等过特种部队相比,虽然印度海军特种部队历史并不悠久,但身经百战,具有非常丰富的战斗经验,大有追赶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英国海军特别舟艇中队等世界顶级特种部队的架势。

  与印度海军突击队相比,中国海军陆战队虽然没有经历过像印度海军突击队那样的战斗,但他们的人员素质及特战技能绝对是世界一流的,已经达到了百炼成钢的境界,可与美国“海豹”相妣美。

  中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在服役期间,除了掌握海、陆、空、警多达上百件武器外,还要掌握跳伞、爆破、潜水、攀登、滑雪、车舟驾驶、擒拿格斗、方位判断、地图识别等本领。此外,还需掌握侦察、捕俘、审俘、照相、录像等获取情报资料的手段以及用密码通信联络等多渠道传递情报的技能。两栖侦察队是海军陆战队的“队中之队”,他们担负着潜入敌岛侦察、突击等特种任务,与其他一般队员相比,他们的身手更加不凡。

  海军陆战队的新兵,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要想加入中国海军陆战队,首先必须在陆战队的野外训练基地接受“兽营”式训练的考验,散打、擒拿、格斗、刺杀、硬气功等军事科目,是每个陆战队员必须掌握的。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合格者才能跨入海军陆战队的行列。耐高温、耐严寒、抗眩晕是对海军陆战队员身体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每个新兵必须先过体能训练这一关。耐高温训练的标准是在列日下能顶住3~4个小时的暴晒。耐严寒训练是在零下30度的野外仅靠一床棉被与一件军大衣过夜。基础科目训练包括泅渡训练和越野训练等。在泅渡训练中,每人要游3000~5000m,全副武装负重20kg要游300m。在5km越野训练中,每人全副武装负重20kg要在20分钟完成。此外,每天的基础课目训练还包括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90多个挥臂,100多个跨步,100多个蹲下与起立。新兵在完成第一年的体能和基础科目训练后,第二年开始特种专业训练,即按照特种作战的要求,突出在特殊条件下对特殊设备、特种技术和特种战术的训练。训练强度和难度最大的要数野外生存训练,队员们要在荒岛的热带丛林里生存和野战5个昼夜。

  新兵在完成第一年的体能和基础科目训练后,第二年开始特种专业训练。每年在气温最高的时节,海军陆战队都要将部队拉到北部湾,接受长达25周的战术基础训练和海上武装泅渡训练,陆战队将这一训练计划统称为“海练”。

  为了让陆战队员切身体验战场上“枪林弹雨”的感觉,在未来实战中可以泰然面对,在海军陆战队战术训练时,军事教练将陆战队员赶下壕沟,然后用机枪向他们头顶扫射,用的是具有一定杀伤力的空爆弹,队员们必须本能地趴在地上,听着耳边的巨响。

  潜水训练是锻炼陆战队“蛙人”的特殊训练课目。在海军陆战队的训练营地20m×40m的游泳池中,“蛙人”要根据要求潜入5m深的水下,在一根绳子上按要求的尺寸精确地系上6个结,而后再按教练给的信号将其解开。只有顺利完成这一项目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水下求生”训练。

  自古以来,战场环境与临场操作完全可以左右战争的胜负,中印两支海军特种部队到底谁弱谁强?

  经过对比,无论从装备,还是战术特技,中国海军陆战队与印度海军突击队都是一流的,而且各有所长,很难做出一个谁强谁弱的结论,不过,从组建与战术特技的素质来看,印度海军突击队源于英国舟艇别动队,又拜美国“海豹”为师,战技似乎不错,但靠这种方式学来的东西,在战场上未必能有效发挥。特种兵执行的任务错综复杂,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很多实战技巧不能衣靠学习他人的东西,而是要经过百般磨练,把自己练成钢铁般的意志与筋骨,在临场战斗中才能运用自如,达到最佳的战斗效果。

  印度海军突击队虽然有过多次实战经验,似乎比中国海军陆战队有优势,但中国海军陆战队既经过千锤百炼,又经过众多的实战演练,其战斗水平非一般部队可比,不仅如此,海军陆战队在锻炼中糅合了享誉世界的中国内外家功夫,内外结合,武功与战术融会贯通,在战场上往往有超水平发挥,与印度那种到处求师学艺般学来的战技水平是不同的,系统操作性绝对优于印度海军突击队。

                             转自大军事网
为了明天.

TOP

力挺孙玉玺: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在胡锦涛二十日即将抵印度访问之际,驻印大使孙玉玺突在电视台访谈中触及两国最敏感的边境争议问题,声称印度东北的阿鲁纳查省全属中国领土,结果引发轩然大波。现年五十五岁的孙玉玺,曾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二零零二年出任首任驻阿富汗大使,随后又于二零零五年转任驻印度大使,研究南亚问题已有十年之久。孙玉玺是日前接受印度CNN-IBN电视台专访时指出,中国的立场是,印度东北部的整个省,包括其中地理战略位置重要的大旺争议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拥有那些土地的全部主权。中国历届政府从不承认印度所谓的阿鲁纳查省。该省位於中国西南部、印度东北部之间,中国称为藏南,并将该地区划入西藏自治区管辖范围。阿省也是喜马拉雅南部山麓最肥沃的土地,雨量丰富,亚热带气候,距离川藏和滇藏公路生命线近,对中国进行战略部署极为重要。
  
  至今印度还有更大言不惭者,他们居然还在国内说他们在1962年打败了中国。我真的无话可说...
  
  1962年的对印度自卫还击作战中,我王牌54军取得“瓦弄大捷”,给印军主力第4军——号称参加过二战、击败过“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的荣誉部队以歼灭性打击,威名声震印度军界。至今印度陆军军官学校模拟实战考试时,假想敌的规模不管是军或师或旅,番号总是取“54”,54军成了印度阿三的死敌。
  
  当中印边境东线大捷后,我方在西线新疆战区开始全面反击,据说当时在北京,周向毛汇报时说:“据新疆军区报告,在中印边界西线,印度国防部将一只所谓“捷特”连队从克什米尔调到了喀拉昆仑山口。”毛泽东随便问了一句:”捷特连队是干什么的?“周回答:“情报上说,是印度一只老牌部队,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英属印度时期组建的常胜军,参加过两次对中国的鸦片战争,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1860年曾跟随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火烧过圆明园,1904年参与侵略我国的拉萨。“据说,当时毛泽东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说了一句”百年国耻“。第二天,新疆前线既接到总参电报---“捷特连队,务必全歼”,这是何等的气魄!
  
  自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的尚武精神便受到伦理道德和其他各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严重制约。先秦荀子曰“力者,德之役也。”加之中国文化从不张扬个性。因此纯粹的尚武精神的讴歌便从历史上消失了!
  
  中国,一个古老的文明之国,演绎了多少悲剧。由于农耕文化中善良与懦弱成分的影响,从古至今,演绎了多少“农夫与蛇”的悲剧。
  
  越南战争时,美国严格规定,不准许美国空军越过北纬17度线对北越的目标进行军事攻击。为什么?怕我们嘛!连靠近中国边境40公里都不许轰炸,哪里还敢炸我们的使馆呢?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我们民族需要的是崇高道德和伟大武功!

                                   来源:中华网  
为了明天.

TOP

胡锦涛与辛格共同会见记者。(中评社记者 苏丽闲摄)
  中评社新德里11月21日电(记者 苏丽闲)正在印度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与印度总理辛格举行了会谈。胡锦涛提出,期望中印两国合作,加大力度解决边界问题,为地区及世界和平而努力。

  胡锦涛和辛格在会谈后举行了联合记者会。辛格说,中印两国关系近期积极发展,不应该倒退。目前有足够空间让印度和中国并存,两国可同时发展。

  辛格又说,印中两国会加强联系及经贸合作,合力提升贸易水平,务求2010年,双边贸易可达致400亿美元。

  胡锦涛表示,期望中印两国合作,加大力度解决边界问题,为地区及世界和平而努力。辛格则表示,边界纠纷是优先处理的问题,两国特别代表商讨边界问题取得的进展,令人欣慰。印中会敦促两国代表加快进度,谋求达成协议。

  印度是胡锦涛此次出访的第三站,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0年来首次访印,也是中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印。

  此前,胡锦涛对越南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在河内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印度之前,他还对老挝进行了国事访问。
资料由会员过路伙计提供
为了明天.

TOP

中印将在明年10月前成立专门小组解决边境问题

综合新华社电 中印两国昨天表示,将在2007年10月前成立专门小组,尽快解决边境问题。在边界问题最终解决前,双方继续维护好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印度总理辛格会晤后,中印昨天发表联合宣言指出,边界问题的早日解决符合两国的基本利益,因而应将其视为战略目标。


声明说:“双方致力于通过和平途径,以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积极方式解决悬而未决的分歧,包括边界问题。同时确保这些分歧不影响双边关系的积极发展。”


胡锦涛在会晤辛格时就边界问题提出建议:“遵循政治指导原则精神,和平友好、平等协商、互相尊重、互相谅解,早日谈成一个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框架,为最终解决边界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双方在宣言中表示,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已经采取步骤,并将继续努力,争取在2005年4月11日签订的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协定的基础上解决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将早日商定一个适当的框架,以便最终一揽子解决边界问题,包括中印边界各段。”宣言说,“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双方将根据1993年、1996年和2005年协定的规定,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在特别代表会晤的同时,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应加快工作,包括澄清和确认实际控制线和落实建立信任措施。双方同意,在已商定的参数基础上,尽早完成交换标明各自对整个实控线走向认识的地图的进程。


同时,双方将在中印边境地区共同商定的地点促进跨境合作,将两国边境从划分两国的界线变为联系合作的桥梁。在这一背景下,中印边境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近期恢复的通过乃堆拉山口的边境贸易。双方将加强现有的边境贸易,同时继续探讨在中印边境地区增开贸易路线的可能性。


此外,中方还将为印度香客赴神山圣湖朝圣提供更多便利。双方将探讨增开一条朝圣路线的可能性。


在当天的记者招待会上,辛格也表示,印度和中国将共同努力,争取早日解决几十年的边境争端。“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加强和深化我们的战略伙伴关系。”辛格说。
资料由会员提供
为了明天.

TOP

胡锦涛提六点建议推动中印关系发展
胡锦涛今天与印度总理辛格举行会议。(中评社记者 苏丽闲摄)
  中评社新德里11月21日电(记者 苏丽闲)正在印度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日与印度总理辛格举行了会谈。胡锦涛在会谈中提出六点建议,以推动中印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胡锦涛提出的六点建议包括:

  一、加强对话协商,增强政治互信。两国领导人可利用双边和多边渠道,保持经常性接触。

  二、深化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改善贸易结构,推动贸易多样化,争取到2010年使双边贸易额达到四百亿美元。采取积极措施,消除贸易投资障碍,创造有利于扩大两国经贸合作的环境。早日完成区域贸易安排的可行性研究,为谈判打好基础。

  三、拓展务实合作,扩大共同利益。重点拓展信息技术、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科技、农业等领域的互利合作。

  四、促进人文交流,巩固友好基础。努力扩大文化、教育、旅游、宗教、新闻、体育等领域的友好交流。中国政府决定在未来五年内邀请五百名印度青年访华。

  五、推进边界谈判,保持边境安宁。从战略高度和大局出发,遵循政治指导原则精神,和平友好、平等协商、互相尊重,互相谅解,早日谈成一个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框架,为最终解决边界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六、加强多边合作,维护共同利益。加强在联合国和其他多边组织中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南南合作。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峰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机制内的合作。


                        转自中国评论新闻网
为了明天.

TOP

走在中国前面:印将形成200艘战舰舰队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已经开始建造本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并计划于2012年前交付印度海军服役。西方军事专家认为,如果印度打造出一支以3艘航母为骨干、外加约200艘战舰的超级舰队,届时印度海军的规模将是亚洲第一,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俄。
  



  据印度媒体报道,长久以来一直依赖外国技术设计制造战舰的印度海军已经具备设计核动力战舰以及本土建造航母和潜艇的能力。而第一艘印度本土建造的航空母舰将于2012年前交付印度海军服役。它将是印度建造的最大的舰船。据意大利媒体报道,这项被寄予厚望的项目技术复杂性超过了印度海军的预期。迄今只有3个国家(美、俄、法)自行设计建造过满载排水量超过3万吨的航母,而印度新航母的排水量预计将达到3.75万吨。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海军设计局高级设计师拉奥上校和瓦伊迪雅那桑准将近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们“最大的荣耀”是参与第一艘本土航母的建造工作。他们表示,这是印度最大的设计项目。该航母将在一些国外技术顾问的指导下实现本土建造。两人强调,该项目一刻也没有停滞。第一艘航母将在2012年前交付印度海军。印度海军有望订购至少一艘航母。这艘航母的舰载机将由俄制米格-29K、印度自行研制的海军型LCA轻型战斗机以及中型和轻型直升机等共同组成。

  “这艘航母的结构、推进系统和航行设备都非常复杂,是海军迄今为止从未遇到的技术挑战。”瓦伊迪雅那桑说。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打算自己造航空母舰的心思早已有之。1989年,印度政府就宣布了一项建造两艘新式航空母舰的计划。但1991年印度人民院国防委员会通知印度海军必须放弃建造大型航母的安排,转而采取类似意大利“加里波第”号轻型航母的方案,原因是缺乏资金。

  1993年9月,时任印度海军参谋长的L·拉姆达斯再度向国防委员会呼吁到2000年实现大型航母下水,但最终不了了之。其后,印度又将国产航母方案变成1.7万吨级的防空舰,但由于资金不足仍然难以开工。

  此后,印度航空母舰的设计方案历经多次变动。直到2003年10月初,印度海军参谋长辛格在海军节前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政府最近已经批准了自建一艘航空母舰的计划。”至此,关于印度国产航母的建造事宜终于尘埃落定。


  印度航空母舰(印度称其为防空舰)模型首次对外公开露面是在1999年南亚陆海军防务展上。模型显示它将采用类似西方小航母搭载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方式。



  据西方媒体此前披露,印度本土建造的航空母舰将以西方技术为主,注重强调隐形功能,共有5层甲板,最上层为飞行甲板,其次是机库甲板,下面还有2层甲板和1层(最底层)支撑甲板。新航母的最高航速28节,以18节航速航行时的续航力为7800海里,后勤自给力45天。该航母的人员编制为1560人:1400名水兵加160名军官。该航母最多能够搭载30架飞机,其中17架能够放在机库中。

  西方媒体报道称,印度有可能在其第一艘国产航母上部署可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据印度国防部透露,该导弹是“普里特维”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的海军版本——“丹努什”。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海军曾在2000年4月11日从孟加拉湾试射一枚“丹努什”导弹。这枚导弹当天从一艘停泊在距印东部奥里萨邦海岸线约20公里处的“萨巴哈德拉”号军舰上发射。


  据西方媒体报道,“丹努什”导弹长9米,弹径1.1米,弹重4吨,射程为150公里,可携带1吨的战斗部。在2004年的印度陆海军展上,印度对外展出携带“丹努什”导弹的航空母舰大尺寸模型。印度海军副参谋长阿朗·普拉卡什说,合乎逻辑的需要是印度必须拥有核武器的威慑力,而“三位一体”核力量中最重要的就是海基核力量。



印度航母大国之路不平坦

  据印度媒体报道,在自行建造航母之前,印度海军设计局建造的最大军舰是“德里”级导弹驱逐舰。该级舰重达6500吨,是印度海军主要的打击力量之一。在建造国产航母的同时,印度还在建造3艘雷达难以监测到的隐形护卫舰。瓦伊迪雅那桑称,这是该国海军设计史上新的里程碑和分水岭,因为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了这种技术。这3艘战舰将分别在2008年和2009年交付使用。

  此外,印度海军还在建造27艘其他战舰,其中包括2500吨级反潜艇轻型巡洋舰、6640吨级隐形驱逐舰以及一些巡逻艇等。这些舰艇将于2008~2012年投入现役。

  印度海军从设计测量船等简易船只开始,在1972~1981年间建造了6艘“尼尔吉里”级护卫舰。后来,印度海军设计局对“尼尔吉里”级护卫舰进行了改进,增加配备了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武器和传感器,从而诞生了3600吨级“戈达瓦里”级护卫舰。随后,印度海军又建造了“布拉马普特拉”级护卫舰。在此之后,印度又先后设计了“库克里”级导弹护卫舰和“科拉”级导弹护卫舰。

  据印度媒体报道,目前印度海军正在服役的航母是购自英国并经过现代化改装的“维拉特”号。在本土造航母交付使用后,印度将拥有3艘航空母舰,不仅可以控制印度洋,还可以同时控制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湾。

  国外军事专家认为,如果印度打造出一支以3艘航母为骨干、外加约200艘战舰的超级舰队,届时印度海军的规模将是亚洲第一,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俄。与此同时,西方军事专家也指出,印度的航母大国之路并非平坦大道,还将历经重重困难。这表现在:建造航母除了考验一国的武器设计能力外,最能检验该国造船业的技术水平,但印度的造船业从来没有自行设计过达到这艘航母排水量一半的大型船只;如果没有适合航母起降的战机和配套的舰艇,航母只是个摆设和对手的攻击目标,但由于技术原因,印度航母舰载机以及航母所用其他核心技术和装备只能依靠进口,这些因素都将大大影响航母战斗力的最终形成。★


                          转自大军事网
为了明天.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