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史上最牛”公摊面积出炉记:谁动了我的房子?

政府部门:为何一路绿灯?
如此高的公摊系数,究竟如何突破建设局、房管局、规划局、土地局等部门的重围,公然示众?记者就此走访了相关部门。
高密市建设局副局长徐怀章向记者介绍说,建设局主要负责该项目的监管,贵宾首府项目从规划到建设、施工、验收,相关手续是齐备的。在开发商通知业主收房后,部分业主由于公摊面积过大不愿收房,高密市为此专门成立“驻贵宾首府工作组”,联合房管局、规划局、土地局等多个部门展开调查。
徐怀章说,作为工作组负责人,他曾就公摊问题专门向山东省建设厅咨询,得到的答复是,国家对于公摊面积的上限并无规定,无论公摊多大,都不违法违规,“只能说明这个项目的设计有问题。”
问及公摊为何如此高时,徐怀章说:“我个人也感觉公摊面积有点大。”他进一步解释了调查原因,说主要因为项目按酒店式公寓来设计,“每层楼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却有5部电梯,加上消防通道、大厅、配电室等公共设施,公摊面积自然就大了。”
而对于“酒店式公寓”到底属于“商用”还是“住宅”,徐怀章说,他也不清楚。记者调查发现,开发商在规划时标明项目用途为“酒店式公寓”,而在销售时,与业主所签订合同的用途却是“住宅”。对此徐怀章说:“我认为这是开发商的营销策略。”
对于张先生等业主来说,开发商和工作组的答复无法令其满意,对于他们最关心的公摊面积、房屋性质、产权期限等问题,仍然缺乏明朗态度和决定。截至记者发稿,有几十户业主始终未收房。
背后隐藏三大漏洞
记者调查发现,52.35%的公摊系数背后,暴露出从法规到监管的真空和漏洞:一是商品房合同关于公摊面积的内容亟待规范;二是对公摊面积缺乏上限规定;三是对于酒店式公寓没有明确界定。
记者翻看了几十份贵宾首府项目的商品房合同,发现其中都藏有陷阱:每份都仅标明建筑面积,对套内面积、公摊面积等都未填写,也丝毫未提及公摊系数。而作为合同附件的《公共部位与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对于公摊部位的界定语焉不详,让人越看越糊涂。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房地产专业律师尹富强认为,一些开发商利用公摊面积做文章已成为“潜规则”,公摊面积不明确、测绘结果不公开,让买房人多年来难以明白消费。相应职能部门应通过政策、法规等措施,揭开公摊面积的“潜规则”。
就公摊面积上限的问题,记者也查阅了相关法规,发现确实没有明确规定。记者就此专门询问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他听到52.35%的公摊系数,第一反应是“太高了”。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房地产交易与产权管理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我国相关法规就公摊面积仅制定了测算标准和原则,由于项目各不相同,没有对上限进行规定。
对酒店式公寓的界定同样如此,由于缺乏具体法规,地方政府在管理酒店式公寓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徐怀章向记者表示,由于不清楚酒店式公寓的性质,政府在管理上面临难题,酒店式公寓以后的经营也存在隐患。而当前棘手的问题是,如何给酒店式公寓发放房产证,“现在还需进一步协调”。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