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乱世经典——春秋战国著名典故(系列) 精华

乱世经典之计杀申生

  东周这段历史其实并不太为大家所熟知,也许因为那段历史有些杂乱无章吧,历史记年也很乱,诸侯王更迭速度特别快,很少有稳定的统治王朝,许多人物在历史的舞台上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并未给后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不过也有些人虽然没什么丰功伟绩,但也能让今人记住,东周晋国太子申生就是这样一个人。
  其实大家能记住申生这个人恐怕还得感谢罗贯中,因为他的那部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
  荆州之主刘表的大公子刘琦应该是理所当然的接班人,可因为刘表又娶了个小老婆,且为其又生了个儿子刘琮,这刘表因为宠爱刘琮之母,于是便想百年之后传位给刘琮,但有刘琦这个障碍,刘琮的继承人之位便有些难,除非大公子刘琦不在了。于是刘琦的处境便危险了。恰在此时刘表的族弟刘备在荆州辅佐刘表,刘备身边又有一位天下奇才诸葛亮足智多谋,刘琦为了自保,便找到了诸葛亮恳求自保之计。但这诸葛亮很信奉“疏不间亲”的古训,不给刘琦出主意,后刘琦设计将诸葛亮骗上阁楼并将梯子撤掉使其不能退,于是诸葛亮无奈说出“重而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典故,刘琦心领神会,于是请命领兵守江夏,最终死里逃生,从此申生这个名字便印在了大家的脑子中。那么申生是何人,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话说东周五霸之一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年轻时便是一个风流王子,当时齐国将公主齐姜嫁于献公之父武公,但因武公年老体弱,自然不能满足年轻貌美的齐姜,而此时还是公子的献公风华正茂,又是未来的国君,二人便自然相互吸引,久而久之两情相悦,合二为一,于是有了一私生子,就是申生。献公即位后便封齐姜为后,虽然献公还有两个成年公子,长子曰重而,次子曰夷吾,均年长于申生,但因申生为王后所生,属于嫡子,于是立申生为太子。这申生虽然为私生子,但为人谦和,且智勇兼备,在献公之前的晋国在诸侯中并不是很强大,兵微将寡,但在献公的带领下,晋国采取了攻城扩地、驱除王室同姓公子等内外方针政策,使晋国逐渐强大起来。要攻城掠地就必须有强大的军队,于是献公将部队扩为两军,自将上军,下军由太子申生领军。可以说在献公一朝使晋国稳定、强大的过程中,申生立下了汗马功劳,加之申生人品又不错,所以在朝中威信很高,地位也很稳固。
  但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申生的命运,这个人就是骊姬。
  献公在讨伐骊戎时,骊戎之主献二女求和,献公允许,便纳二女于后宫,长女骊姬不但天生丽质,可能还很会房中之术,大讨献公欢心,不久便为献公又生了个公子奚齐,于是献公越来越宠爱骊姬。尽管献公非常宠爱骊姬,也很喜欢小公子奚齐,但可能这时献公还是很清醒的,并没有将王位传于奚齐的意思。一次他试探骊姬说:“我百年之后传位于奚齐如何呀?”这骊姬也非等闲之辈,她知道献公这是在试探她,于是立即跪在献公面前诅咒发誓:“太子贤能,你要传位于奚齐,这不是陷我母子于不义吗?果真这样,请现在就赐我们母子死吧!”献公听了很是欣慰。
  但这骊姬内心却不是这样想的,谁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呢?可那王位就是那么好拿的吗?别说申生年长功高,就说满朝文武又有几个会支持自己的儿子奚齐呢?若想让奚齐最终登上王位,就必须将奚齐前面的成年公子一一除去才行,这岂是一朝一夕之事?做事不密必然不成,这事只能从长计议。而事实证明这骊姬也的确攻于心计,为了除掉申生,她设计了一系列的圈套。
  首先她要疏远献公父子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无论亲情还是友情都是需要始终如一悉心培养的,如果时间长不能见面,感情一定会受到影响。于是骊姬给献公出了个主意:“如果想让国家稳定,那就得有可靠的人镇守边关,这需要有能力还得是大王最亲近的人,否则这些人叛乱就更危险了。不如让大王的几位公子分别镇守边关,大王的国家岂不稳如泰山?”献公一听说好呀,于是将三位公子均派了出去,其中太子申生镇守晋侯起家之地曲沃。从此父子间沟通明显少了。
  其次骊姬开始离间献公父子间的关系。离间父子最好的手段是什么呢?那就是美人计。骊姬借父子长时间分离为互相思念为名,请献公召太子回都,也增进一下母子之间的感情。献公觉得也不错,于是让申生回都省亲。申生当然不能抗命,回到国都后不但献公赐宴,骊姬也单独宴请了太子。宴后便向献公诉苦:“我虽然想与太子增进母子感情,但这申生太也无礼,他在席间调戏臣妾:‘我们晋国有传统,君王去世后不但将国家留给太子,还会留给太子一些特别的礼物,比如武公将齐姜留给了父王,现在父王年纪也大了,不久就会将国家留给我,到时也一定会将你留给我的,不如我们现在就成了好事吧’这申生也太无礼了!”见献公有些半信半疑,便说:“大王若不信,明日我再请太子,他会与我到后花园,你在暗处观察就知道了”于是第二天骊姬再请申生时,饭后邀请太子一同到后花园一游。太子知道父王宠爱骊姬,不敢有违,只好陪同母后共游后花园。这骊姬事先在头发上涂了很多蜂蜜,到时自然招来很多蜜蜂,太子在骊姬要求下只好挥袖为其驱蜂。但这个动作在远处的献公看来便是太子在调戏骊姬。于是大怒,要杀掉申生。但骊姬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便再次劝谏:“太子虽然调戏臣妾,但一来罪不致死,二来群臣不知,且这也是好说不好听的事,家丑不可外扬,以调戏臣妾的名义杀了申生岂不让人家笑话?再说是我建议召回申生,这样杀了他不是让我说不清道不明吗?”献公也觉得骊姬说的话有道理,便让申生再回曲沃,同时更加相信骊姬是深明大义的贤女子。
  最后,骊姬终于使出了最后一计栽赃陷害。申生回到曲沃后,骊姬假说齐姜托梦,说在阴间过得不好,便转告申生让其祭祀其母。申生是孝子,听到骊姬说母亲托梦,便举行了盛大的仪式为去世的母亲做了祭礼。当时按周朝的礼制,凡大祭必须将祭品留一份给父王,于是申生差人将封好的祭肉及祭酒给献公送去。恰巧此时献公外出,要七日才回,于是差人便将祭酒、祭肉留在宫中。待献公回宫时,骊姬将毒物注入酒肉中,献公刚想食之,骊姬开口说道:“宫外之物岂能随便食之,请大王验后再食”献公虽嘴上说申生还敢谋害君王不成,但还是以酒拨地,地上顿时冒起了白烟,再让小狗吃了祭肉,立时七窍流血而死。骊姬故意惊诧:“难道申生真想谋杀大王不成?”便让一宫人再食祭肉,宫人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自是不食,骊姬命人强喂,自然立死。这次献公真的对申生动了杀心,派大臣带兵前去捉拿申生。
  申生得信后,并未起兵抗拒,也未逃跑,而是选择了自杀。
  当太子师傅杜原款被绑到献公面前,献公责备他做为太子太傅怎么不劝谏太子的不轨行为,杜原款说:“大王,我只所以没有随太子而死,就是想将事情弄清楚。祭品已放宫中七日,若预先下毒岂有七日不坏之理?请大王深思!”还没等献公说话,骊姬便命人将杜原款金瓜击顶而死!
  可怜申生为了晋国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却死在一个女子之手。不过,也有不同意见,认为申生不单单是因骊姬妖言而死,实是死于自己的强大,封建时期的君王最怕的就是皇权旁落,为了维护自己至高无尚的皇权,任何事情都是做得出来的,谁要是威胁到了自己的皇权,便是再亲近的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将其除掉以稳固皇权。自古为了巩固皇权父子骨肉相残的例子比比皆是。献公并非大昏之君,岂能只凭一妇人之说便杀死自己的儿子?实在是因为父子各将一军,可能献公认为申生的实力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才产生了杀心,加之骊姬从旁挑唆,于是终于促成了太子自杀的千古冤案。看来申生之死实是封建王朝争权夺位之必然呀!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