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答记者问(三)
书剑和谐
【记者】《高祖本纪》记载,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有人认为这是刘邦随便说说而已,因为当时在场的人肯定有很多这么说的,起码也想过 ,是过于表面的东西了。请问太史公,这种说法对吗?
【司马迁】肯定不对。我在《史记》中记载了四个有雄心壮志的人说的豪言壮语, 第一位是英布,韩信、彭越死后公开起兵对抗刘邦,刘邦亲自率兵与布相望见,遥谓布曰:“何苦而反?”布曰:“欲为帝耳。”但他逆流而进,不得人心,自取灭亡。第二位是陈涉,秦二世元年七月在大泽乡,与吴广谋,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来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第三位是项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但经过楚汉战争,垓下大败,身死东城。第四位是刘邦, 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其给人的印象是很有水平,既表达了大志,又委婉含蓄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由于刘邦所处的环境、年龄、性格、心态不同,他的话反映了自己的心声,虽然豪气少了点,但多了些成熟和稳重,我们可以直接感觉到他追求的是帝王伟业。
【记者】有人认为刘邦为沛县押送徒役去郦山,丰西大泽中氢役徒都放了,并与一些徒役躲在芒砀一带的深山湖泽之间。没有项羽杀会稽太守及手下近百人有豪气,这说明刘邦只会阴谋诡计,项羽是光明磊落。您怎么看?
【司马迁】我只是把事实写出来,让大家去评判。有的情况与人们想象的相反。项羽才是用阴谋手段,杀害了本来是倡议响应陈涉、推翻暴秦的会稽太守从而夺取军权的;而刘邦则是光明正大:“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刘邦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样板,但与陈胜、吴广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陈胜、吴广出身贫民,他们被征调去防守渔阳,并当上屯长。随行一共有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恰遇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估计已经误了到达渔阳规定的期限。过了规定的期限,按照秦法津是都该杀头的。陈胜、吴广商量认为“如今逃走也是死,起义干一番大事业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不如为国事而死。”于是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反秦烈火由此点燃。相比之下,陈胜、吴广气势磅礴,而刘邦是稳中求进,静观其变。
【记者】沛县县令想率领沛县的人响应陈涉。与萧何、曹参商量后派樊哙去请刘邦。刘邦及其追随者躲在芒山、砀山一带的深山湖泽之间。他听樊哙介绍情况后,毅然决定率众返回沛县干一番大事业。沛令在樊哙走后后悔了,害怕刘邦来了会发生什么变故,就关闭城门,据守城池,不让刘邦进城。刘邦并不着急攻城,而是用帛写了封信射到城上去,向沛县的父老百姓宣告说理。沛县父老看信后觉醒,率领县中子弟一起杀掉了沛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有人说刘邦采用收买人心的方法攻城,反映他没有作战本领。请太史公说说您写的目的。
【司马迁】刘邦不强攻硬打是对的。城中都是父老乡亲,打仗是有伤亡的,结果不堪设想。刘邦采用“攻心为上”的策略,说服众乡亲,使他们觉醒杀掉沛令开门迎接。刘邦这种做法,是“仁而爱人”的体现。我也是在如实反映刘邦的一贯作战风格,并对这种风格加以赞赏。
【记者】父老乡亲想要让刘邦当沛县县令。刘邦说:“如今正当乱世,诸侯纷纷起事,如果安排将领人选不妥当,就将一败涂地。我并不敢顾惜自己的性命,只是怕自己能力小,不能保全父老兄弟。这是一件大事,希望大家一起推选出能胜任的人。”萧何、曹参等都是文官,都顾惜性命,害怕起事不成,遭到满门抄斩之祸,极力地推让刘邦。刘邦还是再三推让,众人仍然没有谁敢当沛县县令的。大家想方设法立刘季做了沛公。这是否说明刘邦假戏真做,是个实足的伪君子呢?
【司马迁】刘邦所说的话是其真实心态。从当时起义的条件来看,最后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如果起义一旦失败,领头人面对的是株连三族的命运。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而是相互推诿,希望有人能挺身而出,自己追随在后。众人现在面临着一个关键抉择,如果没有人出头担当首领,举事的这些人就是一盘散沙,一旦秦军攻打过来,势必如待宰的羔羊。萧何、曹参等人死活不干,怎么办呢?总不能坐以待毙,束手就擒啊!刘邦见此状况,毅然决然挑起了起义军的大梁。在当时,刘邦无论是声望、地位,还是学识及家族势力,都远不如萧何、曹参等人。萧何、曹参他们过多关注的还只是自身利益,没有天下为公的胸襟与气度;相比之下,刘邦的境界则要高出他们许多,他从不考虑自身利益,没有小家庭的概念。在刘邦心中,念念不忘的是沛县父老乡亲的利益,是天下人的利益,只有大我,没有小我。刘邦和一般人最大的不同便在这里,他一向不顾及自己的利害关系。我认为刘邦在很多关键时刻,众人都瞻前顾后,虑及自身安危时,是他不计个人利害,勇挑重担,考虑最多的始终是大家的利益。
【记者】刘邦“祠黄帝,祭蚩尤於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有什么意义?
【司马迁】刘邦在沛县祭祀能定天下的黄帝和善制兵器的蚩尤。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秦始皇是在为帝封禅时礼祠蚩尤,而刘邦却在起兵时就祭蚩尤於沛庭。其政治行为和历史意义非常重大。也就是说,刘邦祠黄帝,祭蚩尤於沛庭,这是团结东方诸侯和楚人的政治行动。这表明刘邦要施仁政、行王道。
【记者】刘邦为什么要投奔项梁?这一决定是否正确?
【司马迁】刘邦起兵东闯西荡,南征北战,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效果不好。刘邦吸取教训,投奔项梁,壮大反秦队伍。项梁听说陈王确实已死,就召集各路别将来薛县聚会,共议大事。刘邦和张良也应召前往薛县参加了聚会。项梁听从范增之计,顺应楚国民众的愿望,拥立熊心为楚怀王,建都盱眙。陈婴做楚国的上柱国,项梁自己号称武信君。刘邦与项羽配合默契,攻占城阳,又在濮阳县东边和秦军交战,打败了秦军。秦军重新振作,守住濮阳,在城周围引水坚守。刘邦和项羽向西夺取土地,到了雍丘城下,和秦军交战,大败秦军,斩杀李由。这说明刘邦从实践中得出的决策是大势所趋,投奔项梁,拥立楚怀王,集中优势兵力与秦军作战,战果辉煌,使双方获利,是非常英明的。
【记者】刘邦与项羽及楚军将领的关系如何?为什么楚怀王决定刘邦率兵西进?
【司马迁】赵国几次请求援救,楚怀王让宋义节制项羽,向北进兵救赵,而让刘邦向西攻取土地,进军关中,并和诸将相约,谁先进入函谷关,平定关中,就让谁在关中做王。
这时候,秦军强大,常常乘着胜利的威势追击败逃之敌,诸将中没有人认为先入关是有利的事。只有项羽恨秦军打败了项梁的军队,很激愤,愿意和沛公一起西进入关。我们看到,刘邦西进并不是占了多大的好处,秦军强大,诸将中没有人认为先入关是有利的事,只有刘邦敢于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刘邦这一决策风险很大,但机遇很多。项羽不愿意跟随宋义,想和刘邦一起入关报仇,这一方面说明项羽心怀家仇,眼光受限,另一方面说明项羽当时与刘邦的私下关系不错。
怀王手下的老将们都说:“项羽这人敏捷勇猛,却又奸猾伤人。项羽曾经攻下襄城,那里的军民没有一个活下来,都被他活埋了。凡是他经过的地方,没有不被毁灭的。再说,多次进攻,先前陈王、项梁都被打败了,不如改派忠厚老实的人,实行仁义,率军西进,向秦地的父老兄弟讲明道理。秦地父老兄弟因为他们的君主暴虐而受苦已经很久了,现在如果真能有位忠厚老实的人前去,不欺压百姓,才会使秦地降服。项羽只是敏捷勇猛,不能派他去。现在只有沛公一向忠厚老实,可派他去。”楚军结构复杂,项羽性格独特,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怀王手下的老将们对项羽很反感。刘邦在楚军中却被公认为忠厚老实,他们相信刘邦不欺压百姓,能使秦地降服。由此可见,刘邦在楚军中委曲求全,上下左右关系处理恰当,人脉资源丰富。
怀王最终没有答应项羽,而派了刘邦率领大军向西去夺取土地,一路收集陈胜、项梁的散兵。刘邦如鱼得水,取道砀县到达成阳,与杠里的秦军对垒相持,结果击败了秦军的两支部队。然后采用避实就虚、攻抚兼施的战略,逐渐向关中挺进。
【记者】怀王及诸老将认为刘邦“素宽大长者”,要求刘邦“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毋侵暴,”“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刘邦完成这些重任了吗?
【司马迁】事实证明,刘邦圆满完成任务。军队由不足万人扩展到十万,进入秦地后,对秦民秋毫无犯,封存秦宫,约法三章,不受犒劳,从秦民“喜”、“大喜”、“益喜”来看,对刘邦是非常拥戴的。刘邦也时时刻刻牢记楚怀王的重托,体现了“宽大长者”的风采,如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书剑和谐
“素宽大长者”是刘邦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