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从美国引进6千万次计算机曾遭克林顿阻挠

中国从美国引进6千万次计算机曾遭克林顿阻挠

  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博士生导师。1935年生于江苏南京。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国家气象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天气预报和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和科研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与北大、中科院大气所合作,研究建立了我国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七五”期间研制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1992年到1994年相继组织安装了我国最大的巨型计算机银河-II、CrayC90,并设计构成二个互为备份的计算机体系,保证了预报业务的发展与稳定运行。“八五”期间研制了我国的台风与暴雨数值预报系统,1996年投入了业务。“九五”期间主持了“并行计算在数值天气预报(NWP)中应用”科研项目,完成后极大地提升了我国NWP业务预报水平。其主持项目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2001年获何梁何利奖,2004年获中国气象局科学技术贡献奖。国务院应急办专家组成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国家环保部两委委员、空军科技顾问、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


  以前每次经过北京白石桥附近的国家气象中心时,总觉得那里是一个神秘的所在。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气象与日常民生紧密相连的是每天的天气预报,气象学家们根据大气、云层、涡旋、气流复杂的构图,测算出未来几个小时甚至几日的天气情况,为人们安排生活和工作提供天气预报信息。


  这次因采访李泽椿院士的机会,平生第一回走进国家气象中心的大楼。在几个小时的长谈中,关于大气科学本身,关于李院士的科研生涯,以及由其个体生命历程中折射出的中国大气科学艰难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对于我,以及那些和我一样对中国气象历史知之不多的读者而言,犹如开启了一道历史的大幕。这大幕的背后,有中国气象历史发展的辉煌,有和西方大国斡旋争斗的刀光剑影,更有无数中国气象科学工作者的辛劳和心血。


  “我的运气一直很好”


  在正式进入谈话之前,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细心的李泽椿对我这个“外行”做了一番解释和界定,算是这次采访的“入题话”。“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在大气科学工程化中做了一些工作”。气象因为没有国界,涉及的面很广,诸如如何组织大气探测,探测来的资料如何传输,如何经过处理加工,变成老百姓所需要的天气预报信息,如何发布出去,让老百姓和政府接收,做到有效预防天气灾害,并且利用天气的变化情况搞好生产。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之外,还有一个做好服务的问题。这就使得大气科学必须工程化,要建立起一套探测系统和加工系统。李泽椿所处的工作环节是最后的处理加工系统。“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在最后做预报环节上最主要的一点——数值天气预报”。


  的确,我们回头来看他的科研生涯,每一个重要的人生关口,每一次重要的科研成就,无不和天气预报相关,无不和现代化业务系统的建设相关。作为项目的组织者和主要完成人,在几十年的气象科研工作中,李泽椿率领广大科技人员,建成了我国首个短期(1到3天)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并相继组织建立了国家级中期(3到10天)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有限区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台风路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使得我国的数值预报业务形成规模,跻身于国际气象学大国之一。


  “我开始做这个工作,在国家气象中心,当时只知道努力地一步一步去做,现在回头去看觉得确实挺重要的。”在现代化的基础上,李泽椿和他的科研团队,首先是推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建设,构成应用部门的系统,形成自动化。第二,从研究范畴跃进到业务范畴。第三,预报员在思维方式上转向科学化。


  李泽椿将自己取得的成绩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己为”四个方面的因素。他说,他所从事的是国家、人民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为天时;碰到好领导,给了创新性的任务,给了信任和实现的条件,此为地利;人和,他跟同学同事的关系很好。当年李泽椿在职权范围内,破格将一些没有学历和外文基础但实际业务水平很高的工人评上工程师,至今还为人感念。己为,“凡事尽力去做”。在北大念了10年书,虽然处在动荡的年代,但还是利用间隙学了不少知识,学会了分析问题、抓重点,也养成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敏锐性。这些,在他整个的科研生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在这个领域后来成为院士,周围人认为我做了不少工作,我觉得自己是非常顺利地进到这个状态,没有受到挫折,反右、文革,我都没有受到冲击。”诚然,在接下来的叙述中,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他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上,他都平安顺利地度过,有时有惊,但好在无险。这,也应了他本人在访谈中多次重复的一句话——“我的运气一直很好”。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