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每一个牺牲都有价值:“显微镜”下的松山血战

向日本人学习精细

余戈冒出了“微观战史”的提法。“就是从微观层面描述战争,研究营连以下的战斗行动,从军事技术和战术、军事文化以及战场上官兵的生存状态上去展示战争。”他解释说。

他坦言这种想法是向日本人学来的。尽管余戈说过“那一段历史是不能被原谅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学习日本人的优点。

多年抗战史研究,日本人做事不可思议般的精细给余戈留下深刻的记忆:“精确是工业化的要求,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接受这种熏陶,而这恰恰是一百年后还处在农业文明的中国所缺乏的。”

余戈认为,没有精确思维的后果体现在战场上就是效率低下,打仗一旦粗略就直接导致大量牺牲,死人死得你最后赢了都觉得赢得寒心。

“长久以来,我们赞美的是儒将,欣赏他们可以与士大夫坐而论孔孟,而不推崇战术家,但打仗得有办法啊。卫立煌曾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说,打松山甚至都不是战术问题,而是技术问题。”余戈说。

他喜欢的军人有戚继光、孙立人、粟裕。“他们都是一脉相承的,真正的军事家都是战术家。”余戈说,“军队是器,就得有器的思维。”

反映在战史研究领域,余戈与那些流行的钟情于政治、外交、战略层面纵横捭阖的战史作品保持了距离。

参加过缅北作战、后来成为历史学家的黄仁宇在战地通讯集《缅北之战》中表达了自己的“癖好”:注意营以下的动作。这让拥有“微观战史”观念的余戈产生共鸣。

在余戈看来,只有那些经典的、带有关键性的战役才值得用微观战史去描述,比如台儿庄、昆仑关、孟良崮、上甘岭战役等。

他说:“中国人擅长定性,不喜欢定量,那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尝试着在螺蛳壳内做道场,拿着显微镜去弄清楚一场仗究竟是怎么打的。”

听着“大悲咒”写作松山战役

借鉴收藏军品的经验,余戈“上天入地”几乎“穷尽”了与松山战役相关的资料。在思索怎样展开叙述时,同事梁粱提醒他:松山战役不就打了90多天吗,不妨把每天发生的事情梳理出来看。

“我的思维一下被点着了!”余戈兴奋地惊呼。

花了一年多时间,他将松山战役90多天的战况,一天一天全部都给仔细梳理了出来。

写作的过程也是史料甄别的过程。“它考验的是平日的积累。”余戈说。他采用中、日、美三方史料比对的方法,不断订正各方资料中存在的错误。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