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随感录(29):雅俗论之二:雅俗美丑

随感录(28):雅俗论之一:雅俗本源
伟大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德纲老师,又有新作,是《我要高雅》。和当初的《我要反“三俗”》一样,也是嬉笑怒骂,将立志高雅人士的丑恶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郭老师就是通俗加强版的鲁迅,思想性、艺术性都是高的,像“大俗即是大雅,大雅即是大俗”的论述,就极富哲理。并且郭老师是有纹身的,泼辣之处,或有过于先生。比如先生虽也骂人是狗,但“二儿的”的之类,是说不出口的,郭老师竟说了,听着还就那么顺溜。郭老师的战斗性,并未被“商演”所侵蚀,甚是欣慰,夸一个先!
文士以雅俗为标准,排斥异己,打压群众,流毒深远,历有千年了。除了大嘴巴抽之外,揭穿其画皮,也很重要。雅俗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雅俗不关乎善恶,不关乎美丑,也就不关乎是非,所谓雅俗,实际上是对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品味的概括而已。而生活状态和生活品味在不断变化之中,拥有不同生活状态和生活品味的人也是不固定的,所以雅俗既无标准,也难评价,也和文明、进步不相干。以此来横行乡里,属于拉大旗作虎皮的范畴,所以说它是个伪命题。
雅俗之起源,久矣难考,不过雅又有“风雅”一类,知道当在《诗经》被文人霸占后。“风”本是下等人创作,当然是俗的,“雅颂”才是贵族所为。贵族的优势在于会写字,才情并不比下等人更佳,但他们是不会认同《下里巴人》的。等到后来的百姓,已经听不懂祖先的话语,儒家就趁机来了个“卷包儿会”,古歌也就雅起来了,六朝的民歌,不也是如此么?有统治者,才有雅俗之分。统治者不但要有钱有势,精神生活也要不同于大众,自己喜欢的就是雅,大众喜欢的就是俗。但是,“食色性也”,两类人所喜皆同,如何才能雅起来呢?所谓文人、知识分子就有用了,他们把“食色”,以及唱歌、跳舞、绘画、服装、住所,乃至思维、言谈、体态,都善加修饰,形成百姓做不到,或不愿做的审美规范,雅就诞生了。从此百姓之一切都是俗。比如商周的贵族,大鼎里煮牛肉,俗气得很,等到川鲁淮扬各菜系纷出,官商的饮食,才算雅了起来。
雅源于权势,再由文人修饰而生,可是文人哪里是多才多艺的?做菜还要靠厨子,“娱情”还要靠抢来或买来的小妞儿。不过对于雅的神圣化,文人们倒是不遗余力,似乎一俗就要亡国了。这是因为文人处于帮闲的地位,雅之灭亡,不一定是统治者的灭亡,倒一定是他们饭碗的打碎,如此,上层无此癖好还行?今日之“主流艺术家”,立志高雅,痛反“三俗”,也是一样的道理。百姓们都不待见他们了,如果文化部门也不养他们,不就要饿死了么?不过,雅也要有雅的本钱,帮闲也不是吃干饭,作诗论赋、提笼架鸟、唱歌跳舞、溜须拍马、歌功颂德,是容易干得好的?当初鲁迅有一篇《估<学衡>》,揭露出某些鼓吹旧学的人,于旧学上是一塌糊涂。郭老师言“相声一定要教育人,逗不逗乐管不着”,也正点出了“主流艺术家”的困境。你就是不能把百姓逗乐,能把领导同志逗乐了也行啊!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